當前報章為 第20140626號
2014年06月26日
星期四
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成形 張王台北二度會面
2014-06-26
【香港中通社6月25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艾可可)國台辦主任張志軍25日下午與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在台灣桃園機場附近的諾富特飯店正式會面,繼王郁琦2月首度訪問大陸以來,是次系張王第二次正式會面,雙方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就此成形。
回望張志軍與王郁琦的會面,是不斷的達成共識與落實共識的過程。
2013年10月,張志軍在印尼巴厘島陪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之後,與王郁琦進行了簡短寒暄。王郁琦提出希望與張志軍實現互訪,張志軍表示贊同,歡迎王郁琦在適當時候到大陸參訪。
4個月之後的2014年2月,張王二人在南京實現了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首次正式會面,落實了在巴厘島的共識,並達成了更多積極共識,其中包活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國台辦和陸委會建立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王郁琦邀請張志軍訪問台灣,張志軍接受了邀請,並表達爭取上半年擇時成行。
再度時隔4個月,張志軍如約而至。台灣《聯合報》25日指出,張志軍訪台因太陽花學運延遲至6月底,北京堅持履行「今年上半年訪台」承諾,一是兩岸事務首長能見面,堪稱兩岸關係六十多年發展的「重大突破」,也須鞏固陸委會與國台辦首長的制度性會面。兩岸事務首長的互訪常態化必須落實。若國台辦主任回訪,因台灣內部的社會運動片面中斷,常態化的「雙向」目標恐淪為「台灣單向」執行,先例絕不可開。
據媒體報導,張志軍一下飛機,便親切用閩南語問候「大家好」。他會見王郁琦時說,自己來台之前學了幾句閩南語,「說得不標準,但心意是真誠的」,「很高興終於如願以償、如約而至。」
「互」字本是上下對應相扣的兩個部分,張志軍到訪台灣,使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實現了真正的「互訪」。 張志軍也是第一位訪台的國台辦主任,正如他所說,從北京到台灣的飛行用時不到3小時,但邁出這一步足足用了65年。
張王二人在半年內完成了互訪,建立起兩個部門之間常態化的聯繫溝通機制。這在以前很難想像,在今天終得以實現。國台辦與陸委會常態化溝通機制的建立,必將有利於雙方加強溝通、增進瞭解、深化互信,推動妥善處理和解決兩岸交往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全面發展,取得更多和平發展成果,滿足兩岸民眾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