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拉美開啟中國今年外交「下半場」

2014-07-21

【香港中通社北京7月20日電】(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莊恭)15日至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了第二次拉美之行。輿論普遍認為,中國最高領導人在就任1年多的時間內兩次訪問拉美,凸顯拉美在中國外交大布局中的重要位置。

北京學者指出,習近平此次拉美之行,充分反映出中國正試圖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大國」與「小國」、東半球與西半球、政治合作與經貿發展之間建立新的外交平衡。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張建新分析稱,由於中國多邊外交起步較晚,層次比較單一,如今通過推動金磚國家合作及其機制化,使中國的多邊外交從周邊、地區層次擴展到全球層次。

有觀察人士表示,以往中國領導人慣在秋季密集出訪。但2014年上半年中國領導人出訪的足跡就已經遍布歐洲、非洲和亞洲鄰邦。習近平此訪是中國在多邊外交中的又一次積極外交行動,因而被視為2014年中國外交「下半場」的開局之旅。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袁征認為,中國領導人出訪銜接緊密,表現了中國外交的活躍度和中國在國際上日益擴大的影響力。覆蓋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多邊等整體外交網絡正在不斷完善。

今年11月將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APEC峰會)是下半年中國舉辦的最重要的國際活動之一,按照慣例,美、俄、日、韓等多國元首將出席。這被視作中國展現負責任大國的硬實力和軟實力的良好時機,同時也成為中國處理與周邊國家關係的重要平台。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認為,目前中國周邊形勢複雜,很難用一個單一的政策解決全部問題。而今天中國外交遇到的問題,其實是成長的煩惱,是成功的產物。因為中國壯大所以國際上當然要關心你,周邊國家一些矛盾的顯現,也是對中國發展太快的擔心。「周邊外交下面一個問題就是落實,現在‘惠、誠、親、容’,表現出的態度很好,設想也很多;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互聯互通、區域安全合作框架等,接下來的重點就是要重在落實。」金燦榮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