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錦新質詢完成培訓專科護士為何不被任用

2014-07-29

【特訊】特區政府重視培養人才,但卻不得其法。因為人才的培養,除了參與課程、接受教育之外,更重要是在接受教育後能在相關領域中工作及獲得練歷,真正的專業人才方能脫穎而出。可是,特區政府只「重視」教育,卻漠視工作練歷,以專科護士為例,專科護理課程讀了,人卻未能放到恰當的位置,結果培養人才便成空轉的口號。為此,立法議員區錦新向行政當局提出書面質詢,內容如下:

「人們常慨歎澳門人才不足,這是任何一個發展中的城市所面對的問題。只是,甚麼才算是人才?在過去,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就會被視為人才。而澳門的年青人,有八成以上已接受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理論上,人才應不虞缺乏。但事實上,人才決非單是接受教育為標準,而是在接受教育或培訓後,還必須在專業中經過練歷,才能成為專業中的真正人才。而放着大批接受過高等教育或培訓的年青人,沒有機會讓其在專業領域中得到練歷和經驗,卻每天高喊人才不足,那是極為可笑的事。

二零零六年,作為社會文化司司長的現任特首崔先生,針對本地護士與居民的比率嚴重偏低的現實,着力推動本澳兩間護理學校合作,在未來數年內培訓一百五十名專科護士。及後,有關計劃得以落實,透過澳門理工學院、衛生局及香港理工大學三方的合作協議,開展了兩年制的專科護理課程。此課程至今辦了三屆,培訓了「一大批可成為未來護理專業發展中堅力量的護士。」然而,該課程畢業已三年的第三屆畢業生,及部份第一屆和第二屆的畢業生,雖然都持有衛生局發給的資格認可,但至今任用無期。

特區政府耗用大量公努所培養的人才,卻不被任用為專科護士,而偏偏與此同時,澳門的醫療設施亦不斷擴展,醫療服務的數量嚴重不足,不論到衛生中心、到公立醫院,以致到醫院急診室求醫,都須長時間輪候,就診者苦不堪言。如何善用人才資源,確實是特區政府一個重要課題,決非成立個甚麼人才委員會,問題就可解決。

為此,本人向行政當局提出書面質詢:

一、政府花費大量公帑培養專科護士,為何完成培訓後卻長期不被任用?

二、除了專科護士之外,一般護士的人手同樣不足,政府又有何針對性措施作出回應?

三、本澳醫療服務因應社會的需要而面臨擴展的壓力,離島醫院籌劃多年、多個衛生中心亦紛紛動工,部份如湖畔大廈的衛生中心的硬件雖已建成多時卻運作無期,其中人力資源及人才資源都極需籌劃。政府有否統籌機制,令醫療的人才和人力資源能與醫療硬件的發展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