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美城區 鼓浪嶼 聽我喃喃

2014-08-01

上篇(二)提到鼓浪嶼仔的趣緻、乖巧,可惜我不是鼓浪嶼仔,鼓浪嶼只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媽的娘家,她才是鼓浪嶼女仔!我在越南出生,三個月便返唐山,童年的瑣事可也多多!

鼓浪嶼我們當地人稱為「萬國租界」,果也各國領事館林立,1949年走出廈門,大半生流浪於港澳,再回到廈門是1982年,當踏出鼓浪嶼碼頭,舉首一望英國領事館在碼頭處小崗上,依然屹立,一愕,沒了屋頂,原來有一次火警燒通頂,但牆壁無恙。小小時曾經常出入於此領事館,是小學同學帶我去,且經常邀我到訪,現在揭開腦袋,怎的我小小年紀可以經常出入,領事館不是洋人的辦事處嗎﹖忖思,大概洋人回國去了,交由華人代辦主理,那小同學才能邀我到館內,時維1930年代,我們兩孩童在館內迷著「篤波」(打檯波),那個年代可真是時麾的玩意!

依稀記得讀小學的時候,最歡喜周一校長的講堂,周會校長多講些時事,有一次周會,校長在講台背後的黑板上掛了中國地圖,而用黑紙蒙貼著東三省,他聲音低沉地說,日本帝國出兵進佔了我國東三省,是戰禍的開始。如此對小學生灌輸國情,印象記憶深刻,時下人說愛國不分先後,我的天啊!怎的愛國還有先後之分。我在童稚時,校長報告了日軍侵佔東三省,早已熱血沸騰,心情沉重,是國人應該愛國!怎的有先後之分,知名人士、社會賢達,怎的不面紅誇誇而言呢﹖

在鼓浪嶼面對著初發明的電話,那時的電話有一個很大的電池(如小熱水瓶那麼大),還要用手搖,我的大舅父家安裝了電話,是業務的需要,我的大舅父有三、四艘電船,經營海上交通,大部份的搭客是洋人,而周末假日更是生意滔滔,洋人都租船海上遊,打海鳥水鴨,廈門是候鳥棲息地,所以要裝電話,利於洋人要船的傳召,我小孩時可就沒有機會去打那電話的玩意兒,因沒有對方可通電話。大舅父因租船給洋人打海鳥,自己也購買獵槍打埋一份。打來的水鴨要掛著風乾及生蟲,說是如此肉才好吃,小孩子就未嚐試,也沒有印象。

而今電話的發明進展,由有線,轉到無線,現時的手機更是日新月異,發展尚未至止境!

電影又是適逢其會,鼓浪嶼這個小島有兩家電影院,我家有一間,但父親並不是做院商,是做收租佬。當時電影初發明,並有了國產電影,如:火燒紅蓮寺、關東大俠等,但無聲,在放映時有個解話的,拿個「大聲公」跟著劇情一路說,可真鴉雀無聲,看電影的觀眾,大家不言談,細聽解說。照講電影行業大行其道,大有利錢,可是地區細小,鼓浪嶼人看電影的消費並不踴躍,於是租來經營的院商,大多欠租一走了了,剩下的放映機,父親只好搬回家,放在大廳的桌下,如此一架兩架地積纍,不只院商蝕大本,父親也搖頭收不到租。

可是一衣帶水,鷺江海峽對岸的廈門卻是電影業生意滔滔,最記得上世紀三十年代,廈門思明戲院方映美國電影「金剛」真是場場滿座,父母帶我去看電影,上場未完,我們站在電影院鐵門外,怎知一散場,觀眾離場出門,與佇候進場的觀眾擁擠相迫,擠跌了人,只是沒有發生踩傷人的事件。一閃到多年前,已是老頭了,報載那「金剛」海報,價值不菲,俱往矣!

話說做收租佬的父親,電影院商既損手,也會租給演戲劇團,有一次租出去演「歌仔戲」,我大概是十歲吧!欲進場去看戲,怎知守門的不給進場要買票,小孩子被攔,可真氣頂沖口而出:「我們的戲院,怎不可看戲!﹖」看門的就是不讓進場,小童無知一氣頂,揚聲我關了燈看你們怎做戲,拋浪頭也無用,打道回府,在家中將總電掣開關關了!可真是一下子燈光盡熄,因是日間還不致墨漆黑,我父親剛好在家會客,和客人在煙床上閒聊,一看沒電了,他急出門察看發生了什麼事!我看父親匆忙跑出來,連忙回身去開了總掣,於是又大放光明。

這一波折後,童心未泯,於是又揚身到戲院要看戲,這時看門的可不敢攔阻,我瞪了他一大眼,施施然入場看戲了。而今電影已日暮,繼而興起的影碟,正在發展的轉捩處。

當無聲電影初出人們驚喜外,1935年我家避戰亂,父親又重臨越南,現時的胡志明市,當時叫西貢,附近的城市名:堤岸,我就不知現在改名什麼﹖當避戰火到堤岸,電影「關東大俠」正放映,那時鄔驪珠女主角等到越南,也隨片登台表演。電影發展,由無聲到有聲,再到彩色,走上坡又轉而走下坡。

上海的外灘,是英商打造出來,青島那殖民地色彩,是德國人的傑作,鼓浪嶼可是華僑面向祖國的「愛國心」,有很多豪宅主人建造後都未能樂居,有人說:地方煞氣重,因八卦樓人們都叫它「鬼屋」。當然非也,待以後再喃喃道出。

鼓浪嶼俗名「圓沙洲」,環島多沙灘,最著名的「菽莊花園」是台灣富豪精心建築,有江南園林之勝,成為小島地標,富甲台灣的豪門據說建這別墅花了一萬銀元「潤筆」,請當時大總統徐世昌題寫「菽莊」園匾,(一萬銀元當是鉅款)。按下不表,且說我十一、二歲時夏天總在菽莊花園外的海灘學游泳,鼓浪嶼兒女面對大海個個都善泳能手,少男穿泳褲便去游泳,女仔多用毛巾披在肩上,我剛學只會扒幾下自由式,尚不懂換氣呼吸,戲水時,每有鱸魚群在腿邊纏腳,童心大喜,急於捉魚,魚在水中甚滑手,怎會捉到。

有次和小學同學講起,他說:你游完水到菽莊來沖淡水,我父親是園內花王,我們一家都住在園裡。你進園拐左灣,會看到一老松樹,向松樹走,樹下有水井,井邊有水桶,可沖淡水,樹邊有小屋,我便是住在那裡。

有次游完水,依著小同學的指示,果然有老松樹、井、水桶,也見小屋,總不可貿貿然打水沖身,於是揚聲叫小同學,沒有回應,走到小屋看看,也沒有動靜,向門隙窺看,但見懸塊白布飄搖,有小桌及香爐、燭台擺著,白布上,且掛著一老人相,陰陰森森,那不是死人的地方!﹖童心發毛,拔腿便跑。

之後追問小同學,他說:那屋停擺著莊園親人的柩,他就是晚上在那裡睡。因為以前沒人看守,一次屋漏,叫人來修漏,隔了一段時,主人發現棺木靠牆邊有個洞,當然是修漏工人鑿了個洞伸手入去偷葬物,不知偷了什麼,但不可打開,為防又發生,做了個鐵柵罩著,並著人看守。

我問:你不怕嗎?他答:怕什麼﹖

這經歷怎敢到園內沖淡水,太恐怖了!

福建人多迷信,孩童時每年都有神出巡,也是島上大節日,在日光岩下,球場附近,有個廟宇,俗稱「大宮」,但不大,廟外有曠地,再前有座戲台,面對廟宇,是每年演戲謝神的。神出巡是小島大事,如香港長洲般的情況,又有足踩火炭的過程。1982年回去仍在,再隔十年重臨拆了,改建美術展覽館。再次回去又拆了,變了廣場休憩處,附近有圖書館及手信店舖。

如此之整理地區,殊非得宜,如以現時旅遊業觀,既稱譽為海上花園,又被選為「中國最美城區」首席,更逢與台灣三通,鷺江海峽兩岸都熱盼台灣遊客、商人湧到,君不見:湄州島媽祖廟成為台灣善男信女膜拜進香的聖地,如果小島不拆那「大宮」,又依俗例年年辦神出巡,當然是旅遊熱點大節目,更加熱度,失策啊!

話說,鼓浪嶼這小島,也像處處鄉村俗例,春節時可盡賭興,春節中小島賭興狂熱,大街小巷都擺地攤賭錢,已不記得歲數,但不會超過十歲,也不會太小,幼童不懂賭,我記牢我曾擺地攤賭檔,細細追思,也許輸多了,不賭要做莊,但童年怎會﹖該有大阿哥指引合伙吧!至於輸贏便很模糊,現緬往,老懷笑想與賭真有緣吧!

鼓浪嶼區長程建明在他實現――夢境文中:……假如你走在鼓浪嶼路上,請放輕腳步,因為你正走進一個真實的故事裡……。真的,不要驚動這個如仙境的凡間。

黃文(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