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40809號
2014年08月09日
星期六
陳家祠 古祠留芳
2014-08-09
廣東有名言﹕「順德祠堂,佛山佛」。顯示兩地的祠堂及佛廟,建築雄偉與造工精美。廣東各地中,又以廣州的陳家祠為全省各氏族祠堂之冠,看過陳家祠,其他祠堂,可以不看了!
陳家祠座落於廣州西面中山七路,初建時尚屬於廣州城外西郊,經過百多年的繁榮發展,現已處於商業、居民之繁華盛區。
百字姓中,陳、李、張、黃、何,以陳為首,顯示陳姓族人,子孫昌盛,族大勢強。清末年間,全省各地共七十二個縣的陳氏族人,合資在廣州西郊共建陳氏祠堂,供各地陳氏子孫到省城應試科舉或興訟、會議及春秋二祭等用途。
陳家祠於光緒十六年(一八九零年)始建,四年後,於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落成,為一坐北向南,正方形八十乘八十米大型建築,佔地一萬五千平方米,建築面積也達六千四百平方米,為深三進廣五間之建築平台,一進比一進高,寓意步步高升。整棟建築物以聚賢堂為中心,為陳氏族人議書,祭祠祖先重要場所,後堂為神位區,建有一高餘十丈全省最大梯級式祖先神位木排,用以恭奉歷代祖先之神位。三間均以走廊互通,兩廂設有大量堂房,供各地陳氏子孫到省會應試科舉,或過路辦書,經商暫居,走廊命名「青云巷」,寓意子孫「平步青雲」。
建築外部四面密封,內裡互通,門庭高大,便於通風,遮陽擋雨,切合嶺南高溫多雨天氣,布局嚴謹,巍峨大氣,體現華南傳統建築制式與藝術風格。
陳家祠最大的建築特色,為工精藝巧,內容豐富,採用了大量不同的材料及藝術手法,使陳家祠晉升為華南罕見氏族貴麗,莊嚴祠堂。
綜觀陳家祠之建築特式,選用材料與藝術手法有木雕、磚雕、石雕與陶塑泥塑和灰塑,還有彩繪與鐵鑄。
站在陳家祠正門前,人們不禁被建於屋頂上之陶塑與泥塑所吸引,陳家祠之屋脊陶塑,共有十一條,總長一百六十五米,分別於多間廳堂長廊之上。陶塑人物與建築,全為佛山石灣精製,人物特點多為﹕有眼無珠,有前冇後,面不施彩,人物造型,各有不同,以揑、按、捺、貼等手法加工而成,每為歷史各人或民間故事人物,並配合屋脊下人們仰視之角度,形態略為傾斜,看落更顯生動,栩栩如生。
祠堂大門上,繪有四米高的門神,為廣東彩繪,色彩艷麗,神態威嚴生動,據說全省最大,門神上嵌有一對巨大鋪首,門環底座,直徑達六十厘米,每隻重六十公斤,碩大無朋,廣東民間,絕無僅有,難得一見。
進門見前廳,立有四扇高大木雕屏風,金採鏤刻,浮雕裝飾,精雕細琢,內容有巨大芭蕉葉及母雞帶引小雞群。大屏風既襯托起祠堂門庭高大,富貴豐足,大蕉葉寓意「大事葉」,既含子孫昌盛,大業竟成之美意。
過了前廳,即見月台,用欄、望柱,花崗石雕成,圍欄中間,嵌有鐵鑄雕刻縷空雙面畫,鐵雕畫與石雕圍欄內容,分別為稻穗和鯉魚及群猴戲果。穗與魚,諧音意﹕「歲歲有餘」,群猴寓子孫昌盛之意,瓜果滿枝,顯示子孫恭奉先祖之敬意。
月台後之聚賢堂,為整棟祠堂之中心,各大盛事舉行之重要場所,屋頂飾有琉璃瓦陶塑花脊,長廿七米,高三米,飾以群仙祝壽,亭台樓閤及古典人物。屋脊兩端塑有巨大鰲魚,形似翔雲在天,鰲鬚豎向蒼天,寓意子孫,「獨佔鰲頭」,鰲魚噴水,長於壓火,鎮宅消災。既是保安,又是吉祥物。屋頂花脊,共十一條,總長一百六十米。
看罷聚賢堂,外出環廊走,「青雲路上」,屋外山牆,多飾灰塑,歷史人物「竹林七賢」,大小蝙蝠,遍飾牆上,蝙蝠之前,飾有古錢,明顯寓意,「福在眼前」。
陳家祠上,各類灰塑,大小人物,花鳥蟲魚,灰塑總長,達千八米,全省之冠。
總而言之,陳家宗祠,建築雄偉,裝飾精細,全省祠堂,以佢最「威」!
‧楊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