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談何容易

2014-08-18

第四任行政長官唯一候選人崔世安公布參選政綱,以『同心致遠、共享繁榮』為施政目標,分四個部分闡述具體內容,分別為《宜居篇》、《發展篇》、《關愛篇》和《善治篇》。前三篇都是順勢而為,老生常談,末篇《善治》乍看篇名似覺眼前一亮,細閱之重點都只是側重公共行政問題〈如.精兵簡政,調整公共行政架構,精簡諮詢機構;實現官員問責制與領導官員績效評審制;研究公務人員的選拔、晉升及「分級調薪」制度;檢討中央招聘、修訂職程制度;加強監管公共工程......〉,新意不多,卻用上了「善治」的包裝。

善治(Good Governance)即良好的治理。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一些學者和國際組織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來說,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會管理過程,本質特徵是政府與公民對公共事務的合作管理,是政府與市場、社會的一種新穎關系。「善治」通常被定義為要有參與性(participatory)、共識性(consensus oriented)、負責性(accountable)、透明性(transparent)、回應性(responsive)、效應性(effective and efficient)、衡平性(equitable and inclusive)與守法性(the rule of law)等八項元素,換上我們的慣常用語就是「公眾參與」、「尋求共識」、「官員問責」、「施政透明」、「回應社會」、「行政高效」、「社會平等」及「法治精神」。

善治的目的就是透過「參與、透明、回應、共識、法治、效率」等手段、去建設一個「公平、信任、包容、和諧、安全」的社會。要達此首先要有一個認受性的政治制度,有一個人民可以信任並由人民選出來的政府方可,明乎此,則便知道「民主是善治之本」,在崔世安的《善治篇》中,談政制發展只得「按照基本法的規定,穩步推進民主政治發展。」寥寥十八個字便輕輕帶過,兩年前的『加二加二』政改方案,要求民主進步的澳門人領教過了,對崔世安的「穩步推進民主政治發展」承諾又會有甚麼期望?

退一步來說,『架構調整,精兵簡政;實現官員問責制;加強監管公共工程;重大法案進行立法前公開諮詢』等都算已是澳門特色的「善治」了,但還不是騙人嗎?崔上任五年政府部門不斷擴編增員,目前本澳公務員已超過三萬人,躋身世界上人口與公務員比例最高城市之列;多起高官出事不問責,哪怕只是政治責任也不願擔起;「離補法案風暴」也就是犯了重大法案立法前沒有妥善公開諮詢的大錯!

老子道德經有云「上善若水。」,又謂「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老子教導大家要像水一樣,有利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利;說話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則處理事務,做力所能及事情,又善於把握行動時機。若特區的高官都能做到如此,縱使未能做到當今要求的善冶,也可減少不少民怨。

東方生

 

東方生 呻吟語 http://orientalsheng.blogspot.com/

本欄言論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