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40908號

2014年09月08日

星期一

本版新聞

MORE+

社文消息

2014-09-08

澳門自來水頒員工子女獎學金

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於八月廿八日舉行二零一四年度員工子女獎學金頒獎典禮。其中九位優秀的員工子女脫穎而出,獲澳門自來水頒發獎學金。

今年是該獎學金成立的第十五年,多年來受惠的員工子女已達上百人次。澳門自來水執行董事范曉軍在典禮上恭賀各位得獎同學,亦感謝他們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家長,讓父母得以安心工作。澳門自來水從眾多申請者中,選出了大、中、小學各三位,共九名成績優異的員工子女,授予獎學金。本年度獲頒小學優異成績獎的同學有:卓仁傑、莫索和蘇恩彤 ,每人各獲贈澳門幣一千元現金;而中學得獎的同學就是劉柏麟、林倩如、蔡靖晴,三位各得獎金澳門幣二千元;榮獲澳門幣三千元獎學金的大學同學,分別是蘇敏娘、簡文樂以及朱穎國。澳門自來水副總經理林錦輝樂見得獎者的成績每年遞升,其中亦不乏屢次獲獎的長勝軍,希望他們可以繼續努力,來年再看到他們出席頒獎禮。

中學組得獎者林倩如分享其讀書心得,認為訂定目標對學習相當重要。在開學初期,她會訂下短期目標,集中改善較弱的科目,再擬定長遠的方向。倩如在應付繁重課業的同時,課餘也習古箏和小提琴,因此她亦制定一套時間分配的方法。倩如有效的讀書方法,為她爭取到學校補送機會,九月將遠赴北京大學升讀心理學,她感謝父母給予她自主選擇的權力,以及澳門自來水的鼓勵。

中學組優異學生劉柏麟的母親陸素枚,於澳門自來水任職多年,同樣給予兒子相當大的自由度。陸素枚表示,課業以及習琴已花柏麟相當多的心力,不希望為兒子添加更多的壓力。談到對柏麟的寄望,她認為只要孩子開心,做自己有興趣的事,便不再要求兒子的成就。

因體恤大部分職員須兼顧工作和家庭,澳門自來水非常重視員工的家庭和諧。除設有薪生日假,讓員工有更多時間與家人共聚天倫外,更照顧到其兒女,成立獎學金,表揚員工子女在學業上的努力。澳門自來水的員工均以卓越的工作表現,回報公司多項貼心的福利。

澳門自來水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教育方面更是不遺餘力。澳門自來水每年均迎來本澳各教育機構的實習生,培訓本地人才。同時亦為海外的大專生提供實習名額,以促進兩地技術與文化交流。實習計劃給予學生實際操作的機會,協助他們檢視學習的成果,藉此寶貴經驗,裝備自己面對未來的挑戰。澳門自來水多年的實習計劃均獲顯著的成效。在實習期間表現出色的學生,更有機會獲公司聘請為正式員工,一展所長。

澳門自來水一直在人才培訓方面投放大量資源,旨在鼓勵學生發揮所長,讓他們日後投身社會更具競爭力。

澳門凱旋門中秋送暖獻關懷

適逢中秋佳節將至,澳門凱旋門特意於九月五日分別探訪本澳其中三間社區機構,為其中心的學員送上應節月餅禮盒,與他們一同分享佳節喜悅。

活動當日,澳門凱旋門酒店總經理譚思漢先生率領一眾義工同事,登門到訪三間社區機構包括澳門扶康會、澳門明愛及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並致送合共二百多盒凱旋門的月餅禮盒。酒店總經理譚思漢先生表示,中秋節為中國人重視的團圓節日之一,凱旋門希望能在佳節前夕為社會上不同階層人士送上節日祝福,透過致送月餅禮盒,讓其中心的學員感受佳節的温馨暖意,並藉此表達凱旋門對弱勢社群的關懷和支持。

澳門凱旋門一向致力推動義務工作的發展,透過支持及舉辦各類型的義工活動,讓員工於工餘時間積極參與社會的義務工作,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送上温暖和關懷,傳遞澳門凱旋門的關愛互助精神。

同善堂賀中秋送福包、月餅活動

百物騰貴,在通脹持續的情況下,基層及弱勢社群生活深感沉重。為貫徹特區政府「關顧民生,扶助弱勢社群」的施政理念,同善堂作為長期服務基層及弱勢社群的澳門民間慈善團體之一,亦深深明白通脹給弱勢社群帶來生活壓力的問題,所以一直以來都積極進行各種關愛工作,為不同階層人士提供服務。

因應各領物者需要,同善堂於今年六月份起,已由每月施派白米、食油改為派發超市換物券,更方便受惠者,尤其是年長人士。

值中秋佳節來臨,為送上節日祝福,該堂於本期向每位領物人士及長者活動中心派發月餅。此外,同善堂與澳門基金會合辦派送「二零一四年中秋福包」活動,傳遞社會關愛,紓緩他們的生活壓力,共享佳節喜悅。是次活動,在澳門基金會的大力支持和資助下,已於九月三日及五日兩天在同善堂長者活動中心、氹仔及路環坊眾聯誼會分別進行,合共派發二百九十二個福包。同善堂值理會馬有友、陳少雄及莫志偉值理與澳門基金會代表林金城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共同參與派送工作。受惠人士深感歡欣,感謝政府了解通脹對市民帶來的影響,適時作出紓解民困措施,使澳門市民得到實質的幫助,亦感受到政府及社會的關愛,為節日增添歡樂氣氛。

在本澳進行放飛活動的注意事項

民航局考慮到有部份本澳居民可能不了解在本澳進行放飛活動需提交申請,故欲透過本新聞稿讓公眾了解一些需知事項。

根據經第295/2010號行政長官批示修改的第233/95/M號訓令第六條,以及第46/2013號行政命令所核准的「澳門空中航行規章」第IX章第67條,本澳居民或團體如要在本澳範圍內進行放飛活動,必須獲得民航局的書面批准。放飛活動包括有組織放飛大量氣球、受牽引的汽球或風箏、熱汽球、孔明燈、重量超過7公斤的模型飛機或無人駕駛飛機、又或安裝或操作任何戶外雷射燈或探射燈、以及進行飛行表演等等。

民航局指出,上文所指的模型飛機或無人駕駛飛機,倘其重量不超過7公斤的話,不受上述訓令和「澳門空中航行規章」所規範,上述活動不需向民航局提出申請,但民航局強調相關活動可能受其他權限實體所規管,故此提醒本澳居民必須清楚了解其他倘有的必要申請程序。

另外,根據11月7日第52/94/M號訓令第四條i項的規定(禁止在無航空當局之許可下進行任何肯定會影響航空安全或民用航空輔助設施效率之工程及活動),本澳居民如欲進行上述之模型飛機或無人駕駛飛機,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1. 模型飛機不可在位於港澳碼頭直升機場、澳門國際機場和路環直升機維修庫500米範圍以內之上空進行。

2. 模型飛機不可在友誼大橋之上空進行。

3. 模型飛機飛行高度不高於附近建築物之本身高度。

4. 起飛和着陸地點應與公眾分隔。

5. 模型飛機操作員必須在現場,並確保模型飛機在整個飛行過程中維持在其視線範圍內。

6. 整個飛行過程須與公眾及建築物保持適當距離。

7. 當雷暴警告、大雨預警及強烈季候風信號生效時,不得放飛模型飛機。

市民或團體可透過郵件、傳真或電子郵件把詳細資料提交予民航局,又或親臨民航局提交資料。申請費用全免,完成審批時間不超過10個工作天。

民航局強調,頒佈法例的原意或精神,並不是要制定任何擾民的規則,而是為了確保航空安全。自澳門國際機場於90年代啟用以來,航空運輸已逐漸成為本澳居民外遊的重要途徑之一,特區政府必須為航空業建立一個淨空環境,才能確保行業的安全運作,這樣市民的居住和出行的安全才能獲得保障。

市民可瀏覽民航局網站了解上述法例的詳情,http://www.aacm.gov.mo/chinese/laws.html。

鏡湖中秋翌日門診安排

九月九日(星期二)中秋節翌日,鏡湖醫院為方便病人就診,該院第一門診上午開診按星期日上午開診辦法,不設自擇醫生,開診時間為上午九時至下午一時,掛號時間如常,下午休息;第二門診、專科樓特約門診及氹仔醫療中心門診休息。

鏡湖醫院急診、氹仔醫療中心急診及血液透析中心照常應診。另該院於下午二時至十時在住院樓地下樓層增設內科節假日門急診服務。

澳門基金會、澳門紅十字會援建玉樹州婦幼保健院啓用揭牌儀式

9月2日,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鍾怡、澳門紅十字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曹國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聯絡部副部長于麗穎等一行7人,在青海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孫林、玉樹州副州長韓永勝等的陪同下,前往玉樹參加玉樹州澳門紅十字博愛婦幼保健院啓用揭牌儀式及進行回訪考察工作。

儀式上,韓永勝副州長代表當地政府和玉樹州30多萬藏漢同胞對澳門紅十字會無私援助玉樹災後重建表示真摯的感謝。曹國希在致辭時表示婦幼保健院的落成使用,保障了當地婦女和兒童的健康,並肯定了青海紅十字會在重建項目的管理工作,期望兩地紅會日後繼續互相交流和加強合作,同時他又感謝澳門基金會對澳門紅十字會積極的支持。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鍾怡表示,玉樹州婦幼保健院的竣工,將為玉樹州的居民提供完善的醫療服務,守護大眾的健康。雖然澳門與青海玉樹相距2000多公里,然而婦幼保健院內的一磚一瓦都凝聚了全體澳門居民對祖國同胞的關愛和祝福,澳門居民和祖國人民的心始終是彼此牽動著的,希望在新的條件設施下,各醫護人員不斷進修掌握先進技術,為婦女兒童的健康,為家庭幸福和培養健康的新一代提供良好服務。

揭牌儀式完成後,澳門一行參觀了婦幼保健院,當中門診大樓四層共設有藥房、化驗室、手術室和婦科治療室等,醫療設備相當完備。鍾怡及曹國希一致認為,在醫療硬件配置完備的情況下,應著手開展進行醫護人員的專業培訓和加強軟件建設等工作,以期婦幼保健院能為當地婦女和兒童提供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州發生7.1級大地震,造成多人死傷、多所房屋建築倒場。其中,原王樹州婦幼保健院辦公用房全部倒塌。澳門紅十字會在澳門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在原址重建了玉樹州澳門紅十字博愛婦幼保健院,項目總投資金額為3814萬元人民幣,其中澳門基金會援捐3300萬元人民幣,澳門紅十字會募集善款500多萬元。保健院總建築總面積為6000平方米,設有門診樓、住院樓和醫技樓。該項目的交付使用,使得玉樹州以及周邊地區的婦女兒童,得以享受條件更為優越的醫療保健服務。

除此,澳門紅十字會在玉樹州援建了玉樹市安沖鄉中心衛生院和計生服務站、治多縣加吉博洛鎮中心衛生院和計生服務站等民生項目,已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

『民政之友』會員卡卡面設計比賽

民政總署為進一步推廣轄下服務及設施,以及配合電子化服務的發展,特與大熊貓基金及中國銀行合作,舉辦「『民政之友』會員卡卡面設計比賽」,收件日期至九月廿六日,歡迎市民參與。

參賽作品須具有象徵『民政之友』(Amigos do IACM)的圖案或徽號,而卡面設計應突顯『一卡多身份』的獨特性,即一張卡包含民政總署轄下的不同會籍,例如:活動中心、好公民家族、自然保育大使及將來或會增加之會籍,以傳達民政總署持續拓展多元化服務的理念。

比賽設有學生組(全澳中學生及大專院校學生)及公開組(18歲或以上澳門居民),每組均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一名及優異獎各五名。收件日期由八月廿五日起至九月廿六日止,參賽作品須連同已填妥的參賽表格、設計簡介及有效的學生證或澳門居民身份證副本,密封於信封內一同遞交。信封請註明「民政總署『民政之友』會員卡卡面設計比賽」,並於辦公時間內遞交至以下地點:

綜合服務中心:南灣大馬路762-804號中華廣場二字樓;

北區市民服務中心:黑沙環新街52號政府綜合服務大樓地下;

離島區市民服務中心﹕氹仔黑橋街平民新村75K號;

中區市民服務中心:三盞燈5及7號三盞燈綜合大樓三字樓;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各支行網點。

查詢詳情,可致電2847 1366或瀏覽民政總署網站www.iacm.gov.mo、澳門熊貓網www.macaupanda.org.mo、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網站www.bocmacau.com。

繁榮群聲晚會演出成功

由群聲曲藝會主辦,澳門繁榮促進會、善明會協辦,民政總署、文化局、澳門基金會、澳門霍英東基金會、澳門粵劇曲藝總會贊助的「繁榮群聲二零一四晚會」,本月五日在永樂戲院響鑼,一連兩晚舉行。表演嘉賓娛人娛己,精彩的演出陶醉觀眾,大獲好評,活動取得成功。

立法議員、善明會主席、群聲曲藝會創會會長陳美儀表示,為推動本地粵劑發展,以及培育年青一代粵劇接班人,群聲曲藝會已有序展開少年兒童培訓工作及協助善明會舉辦少年粵劇接班人,群聲曲藝會已有序展開少年兒童培訓工作及協助善明會舉辦少年粵劇學習班。而今年將安排一眾學員登台獻藝,讓學員們有多些表演機會,吸收經驗及提升技藝,她祝願學員們演出成功。

今年參與演出的人士有﹕陳美儀、新劍郎、李鳳、郭綺梅、何華棧、姚彭美英、陳輝鴻、陳次寧、水冷、陳志明、黃曉韻、鄧麗容、楊麗紅、唐煒、楊劍霖、梁綺華、林燕、郭妙燕、霍艷玲、陳玲玉、鄺意琴、任丹楓、崔雪明、梁淑瓊及善明會學員等,香港影視明星譚倩紅及善明會副主胡永順擔任晚會司儀,澳門置地大樂隊音樂拍和。

澳門科學館推出中秋特備節目

為與市民及遊客歡度中秋佳節,加深公眾對月球的認識,澳門科學館將於 9 月 8 日(星期一)中秋節 晚上在天文館舉辦免費中秋節親子工作坊及特備天文節目。

參加者除了可利用環保素材製作一個別具特色的燈籠之外,亦可從多個角度近距離地欣賞月球及了解 月球的地形、探索人類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跡,以及認識月球對地球的影響。

中秋特備天文節目利用實時及互動的「數字宇宙 2」數據庫系統,模擬月球周圍的星空實況以及月球 表面的影像資料等。配合主持人現場講解,以及天象廳獨有的超高清數碼放映設備,令觀眾仿如置身 太空,在大型傾斜半球形銀幕上近距離觀賞月球。

及 9 月 8 日中秋節當晚,本館會在海濱長廊設置天文望遠鏡,屆時 將有工作人員向參加者示範正確觀測月球的方法。中秋特備節目將以廣東話旁述,免費入場,歡迎有 興趣人士於節目開始前 15 分鐘到天文館集合。節目詳情請參閱澳門科學館網站 www.msc.org.mo。

「國際觀月夜」源於 2009 國際天文年美國太空總署在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探月成功後的一場慶祝活 動。2010 年 9 月 18 日,美國太空總署與其他機構合作推動公衆觀察和瞭解月球的興趣,舉辦了首屆 「國際觀月夜」,當時獲得全球約 50 萬人踴躍參加。

澳門弱智人士服務協會會員大會

澳門弱智人士服務協會於二零一四年九月四日舉行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四年度會員大會,大會執行委員會廖澤雲主席主持會議。

理事會姚繼光會長介紹過去一年會務,截至二零一四年七月三十一日為止會員共有一千三百四十三人。

協會動態方面﹕

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四年協會舉辦之活動包括﹕廿七週年會慶,共有六百多名政府、社會人士及學員參與;二零一三年賣旗籌款活動,共有六百五十二名學生、義工、家長及學員參與。在六月十二日舉行了「從心出發,把教育融入生活,讓我能融入社區」推廣活動,加強社區人士對該會服務的認識,以及推廣傷健共融社會。

會員活動﹕

協會今年舉辦各類型綜合性活動等共有七項,參加人次達二千九百二十六人。節慶活動包括﹕春節活動「駿馬捷報迎新春」有一百三十名會員參加,場面充滿著歡樂笑聲;會員親子遊分別為﹕橫琴一天遊有七十個家庭參與,而澳門一天遊則有四十四個家庭。同時,亦向學員派發了由澳門基金會贊助之中秋福包。

與政府聯繫方面﹕

因應會務及中心理在困難及未來發展,協會理事會成員及中心主管於年內分別拜會社工局、教青局及行政長官,並獲得行政長官及上述政府部門協會工作的認同。出席者就協會會址與啟智中心地方不敷應用,協助智障人士就學、就業和融入社會方面遇到的挑戰等事務等作出反映,尤其對年幼的智障人士,可以加強照顧和教育的部份。同時,配合第四屆行政長官選舉的各項工作,該會會巨1被推選為特區第四屆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

對外聯繫方面﹕

一年一度與扶輪社合辦之聖誕活動「普天同慶聖誕夜」共有八百智障人士及家長參與,活動能為智障人士帶來節日氣氛;而在參與社區活動匪面,組織會員參與中國銀行慈善步行。

協會未來發展部份﹕

二零一五年的主題為﹕社區動融,把教育融入生活,讓我能融入社區。來年會加強社區學校之宣傳教育,向學生灌輸智障概念及介紹各中心服務。以及加大與其他社區服務及地區合作的力度,為智障人士教育及工作共融元素帶入社區。

屬下中心服務﹕

啟智中心(早期幼兒部)

中心在2013/2014學年共為一百五十七位學生提供了服務,當中包括全日班十班共一百零一人,融合教育支援服務五十六人。在本學年共有三十三位全日班學生畢業,當中約三份一學生將進入普通學校就讀。

本學年以「家庭參與,齊心建愛」為主題,加強親職教育的工作,分別舉行了「家居訓練系列活動」、「結構化教學法家長工作坊」,及「樂在地板時間家長工作坊」。希望透過工作坊及講座,提升家長教育孩子的信心。二零一四年四至六月期間,與聖票沙利羅學校合作進行「融合生適應計劃」,在九月份正式入讀普通學校時能更快地適應。未來,中心將積極加強員工的培訓以配合特殊教育的發展趨勢;透過多元化活動,協助家長掌握教導孩子的方法,提升家校合作,以及透過社區活動,加強學生與外界的接觸,擴闊學生的生活經驗,加強社區人士對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認知,建立正面的觀念,建構尊重友愛的共融社區。

啟能中心

踏入第二十個年頭,啟能中心的服務人數四十五名。去年個案工作有一百六宗,節慶及生日會十一項,小組及興趣班十二項,社區工作五十四項,其他服務及在職培訓五十二項,上述合八十二項,全年服務四千四百七十三人次。二零一四年的服務主題是學高齡化,以及中央公積金的提早領取等工作。未來工作做好關注智障兒的福X,以達至社服機構應有的使命和功能。

啟康中心

啟康中心現有服務對象三十九人(服務學生為七千二百零六總人次)﹕開展了六個(共六十六節)不同的興趣班(服務共六千一百零六人次),包括攝影班、三文治制作班、園藝班、音樂欣賞及樂器學習、球類運動興趣班等;工專業培訓課程,包括「生涯規劃課程」、「性教育工作坊」等共兩次。中心舉辦了行常節慶活動十五個( 服務共七百三十人次),自「職能小組培訓」及「社區動融」計劃推出後,均獲社會各界好評,二零一三年底已有商業機構願意聘請中心清潔隊為其公司進行定期清潔實習工作,這對於中心教職員、家長及服務使用者本身都是很大的認同及鼓舞。未來,中心除了保持原有清潔、手工藝、陶藝為主題的職能小組培訓,還增加糕點烘焙小組訓練,將會讓服務使用者有機會賞試學習不同麵包和糕點的同時,亦會作為中心未來重點發展之用。

心明治小食店

二零一三年九月份至二零一四年七月份心明治服務的人數有四十位,就業培訓及輔助就業全年服務四千四百五十一人次,其中包括在店訓練的學員十八位,跟進就業學員廿二位,二零一三年有七位學員成功就業。去年個案工作有六十八宗,個案數字中輔助就業佔30%。去年心明治舉辦《糕點製作》課程及《新紀元服務領袖特訓》兩項員工培訓課程。二零一四年四月份至六月份派發了一百份問卷,收集資料顯示,顧客對本店感到好及非常好1的好評,包括﹕店員禮貌、店員主動性、店員個人衛生、環境衛生佔96%,飲品味道及食物品質位佔90%以上,店員工作效率方面佔81%,店舖環境衛生方面更達到100%。未來心明治會繼續優化培訓及輔助就業的工作,支援公開就業的學員,使他們可以持續在公開就業市場上,成為社會上的人力資源。在食品方面會增添新款的食物及飲品,並加強宣傳,讓在店受訓的學員可以有更多的工作及訓練機會。同時,也多參與社區活動,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及認識智障人士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