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文消息
2014-10-10
2014澳門《第11屆中國內地優秀電影展》
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文教部主辦;中國電影基金會、澳門影視傳播協進會承辦的《第11屆中國內地優秀電影展》開幕禮,於10月13日(星期一)假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劇院舉行,當日下午六時,主辦者假旅遊塔四樓設酒會迎賓,七時在劇院舉行剪綵儀式,並放映國產新片《洋妞到我家》。
中國電影基金會換屆後,首次由新任理事長張丕民任團長、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閻曉明任副團長,率領中國電影代表團一行十八人,包括知名導演、演員、製片人,來澳與觀眾見面。這也是在澳門中聯辦、澳門社會文化司、澳門基金會等關心支持下,澳門影視傳播協進會與已建立起合作伙伴關係的中國電影基金會第十一度成功合作。
十年來,兩會在推動兩地電影文化方面合作無間,多次舉辦研討會推動。喜見澳門電影創意文化風氣日盛,包括微電影製作在內的澳門本土電影陸續破土而出,並在中國電影最重要的電影節金雞百花獎亮相。每年一度的《中國內地優秀電影展》成為兩地合作的一個澳門知名文化品牌。
為更廣泛接觸正在迅速發展中的澳門同行、文化創意產業等各界朋友,本屆活動在剪綵禮前安排歡迎酒會,加強兩地溝通、廣交朋友。
開幕禮主禮嘉賓,將包括澳門社會文化司長、中聯辦文教部領導、駐澳外交部領導、文化創意產業界代表、電影代表團團長、社會
名流。
在開幕禮之前兩—天,電影展免費欣賞活動,於10月11日(星期六)啟動,至17日(一連七天,每晚兩場在永樂戲院二院舉行。同期安排放映澳門故事題材電影《澳門風雲》。
永樂二院放映電影排期如下:
11/10(星期六)pm7:30《狗十三》、pm9:30《怒放之青春再見》
12/10 (星期日)pm7:30《澳門風雲》、pm9:30《繡春刀》
13/10 (星期一)pm7:30《真愛》、pm9:30《因為谷桂花》
14/10 (星期二)pm7:30《哺乳期的女人》、pm9:30《怒放之青春再見》
15/10 (星期三)pm7:30《真愛》、pm9:30《洋妞到我家》
16/10 (星期四)pm7:30《狗十》三、pm9 :30《哺乳期的女人》
17/10(星期五)pm7:30《繡春刀》、pm9:30《因為谷桂花》
上述電影的門票,由明(9)日起,在永樂戲院、荷蘭園馬路廣星城市售票網免費發出,每人可領取兩張。送完即止。
為提升年輕人對電影的興趣,推動澳門影視人材培訓,促進澳門與內地電影文化交流,“電影藝術家走進校園” 是中國內地優秀影片展的傳統節目, 13日(星期一),代表團走訪澳門大學橫琴校園,訪問校領導及相關院系,探討未來專業人材培訓合作可能性;14日(星期二)將到訪科技大學,展開全澳大專生參與的互動交流,真情對話。面向大學校園區的中國電影播映活動於9日起在多家大學校園進行。
本屆影展,為提升觀眾興趣,首次舉辦《金蓮花杯》影評徵文比賽,以“看電影、評電影,打造明日之星” 為主題徵文,分影評類及議論中國及澳門電影路向類兩專題,獎金優厚。
中國電影代表團團員名單如下:博納影業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于冬、《哺乳期的女人》導演楊亞洲、《怒放之青春再見》導演盧庚戌、《因為谷桂花》導演劉抒鵑、《洋妞到我家》導演陳剛;演員:《狗十三》男主角果靜林、《怒放之青春再見》男主角潘粵明、《因為谷桂花》女主角姜宏波、宋曉英、男主角保劍鋒,《哺乳期的女人》製片人朱建明、上海上麟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懷祥等。
《澳門文化中心15週年特輯》本週日首播
澳門文化中心十五來的成長故事,承載著觀眾、藝術工作者及團體的共同回憶。文化中心特別製作了一部短片,分享十多年其發展中有意義的點滴,以及它在澳門本地藝文生態蛻變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該片聚焦文化中心的節目策劃,十五年來,它不間斷地從世界各地搜羅最頂級的演出,從經典交響樂、先鋒戲劇,到小型偶劇和粵劇戲寶,為不同層面的觀眾帶來多樣的、具啟發性的表演節目。此外,文化中心亦致力舉辦不同主題的電影節,把國外或本地的優秀電影作品呈獻給觀眾。
透過訪問去聆聽觀眾的聲音,短片探討不同節目如何在觀眾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及滿載他們的回憶,如百老匯大型音樂劇《愛登士家庭》、Band壇盛事《HUSH!! Full Band馬拉松搖滾音樂祭》、充滿歡樂的《夏季藝術身體驗工作坊》,以及學校外展活動,亦有觀眾講述他們在文化中心難忘的個人經歷。
另一方面,該片也著墨本地藝術生態的蛻變,探討文化中心所設立的交流及表演計劃,如何為本地藝術家提供了一個萌發及實現其藝術理念的平台。本地藝術家一一訴說他們與文化中心的接觸與火花,以及文化中心在培育本地藝術家、增加文化多樣性和包容度上的角色,分享者包括音樂劇演員及創作人鄭君熾、戲劇工作者陳飛歷、舞蹈藝術家郭瑞萍、電影工作者朱佑人和徐欣羨、音樂及視覺藝術工作者百強。
《澳門文化中心15週年特輯》足本版全長25分鐘,將於10月12日週日晚上九時半在澳視澳門首播,晚上十時半於澳視葡文頻道播放,10月13日下午五時半於澳視高清頻道播放,其後觀眾可於澳門文化中心網頁www.ccm.gov.mo、文化中心Facebook主頁及Youtube頻道重溫。
國慶牌樓展設多項導賞服務
由文化局、澳門基金會及澳門美術協會聯合主辦的《慶祝澳門回歸十五周年—澳門國慶牌樓回顧展》現正於塔石藝文館舉行,為讓公眾更了解是次的展覽作品,展覽特設導賞服務,費用全免,觀迎居民參與。
塔石藝文館的導賞服務設有公眾導賞及團體導賞,由專業導賞人員為公眾解說,介紹澳門在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九年間,為慶祝國慶所搭建的牌樓特色。十月十一日至十月二十六日每逢周六及周日均設有三個公眾導賞時段,分別為下午三時三十分、四時三十分以及五時三十分,每場均設有粵語、普通話及英語三種語言。而團體導賞服務須提前預約,團體導賞時段為十月十二日至十月二十六日,逢星期日早上十時至下午一時之間,每次約一小時,歡迎學校及團體預約參加。導賞語言可視乎學校及團體要求而定(設粵語、英語及普通話),每次導賞人數為二十五人或以下。此外,展覽亦特別為視障人士提供口述影像導賞服務,透過口述影像的方式,為視障人士提供導賞服務,與各界人士共賞昔日澳門獨特的國慶牌樓特色,口述影像導賞服務時間為十月二十五日及二十六日,下午二時,每次約一小時。
有興趣之居民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八三九九六六九九預約及查詢。《慶祝澳門回歸十五周年—澳門國慶牌樓回顧展》於塔石藝文館舉行,展期至十月三十一日,開放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免費入場。
音樂節出票近九成半
由文化局主辦的第二十八屆澳門國際音樂節已揭開序幕,各項節目反應熱烈,開售至今出票率已近九成半。本周帶來多項優秀的精彩演出,在秋意漸濃的澳門為樂迷帶來各式音樂盛宴。
阿根廷Dominic Miller樂隊十月九日晚上八時於大炮台上演《星空結緣》,演繹全新專輯《ad hoc》以及其他大受歡迎的多首作品。此外,香港著名歌手林子祥以及澳門中樂團攜手演出《林子祥與澳門中樂團》音樂會,以中樂結合流行音樂,獻上多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並特邀彭永琛擔任嘉賓,十月十一及十二日晚上八時於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隆重登場。由帕娜絲姐妹二重奏與小山藝術會聯手炮製兒童專場音樂會《跟住音樂氹氹轉》,以動聽的旋律帶領小朋友尋找生命中的美麗事物。以上各場節目廣受歡迎,已購票的聽眾可按各演出場次的日期及時間到場欣賞。
今年音樂節將於十月九日至十二日期間在別緻的崗頂劇院由意大利博洛尼亞市政歌劇院上演馬丁尼間奏曲《唐吉訶德》及《音樂教師》兩個經典劇目,意大利博洛尼亞市政歌劇院擁有悠久的音樂歷史文化及豐富的製作經驗,演出精彩可期。兩項演出尚餘少量門票,樂迷萬勿錯過。
此外,帕娜絲姐妹二重奏以及世界著名無伴奏合唱組合Anonymous 4分別於十月十四日下午七時半至九時及十月二十五日下午四時至五時舉行小提琴及大提琴大師班與無伴奏合唱大師班,課程將以英語進行,設粵語翻譯,歡迎報名參與。第二十八屆澳門國際音樂節節目及延伸活動報名詳情可瀏覽“選樂指南”(www.icm.gov.mo/fimm) ,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八三九九六六九九。澳門售票網訂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網上訂票www.macauticket.com。
民署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
為推動社區的閱讀風氣,民政總署社區圖書館於十月份舉辦多項閱讀推廣活動,其中“毛筆習字工作坊”為“二○一四閱讀文物──少年兒童閱讀計劃”系列活動,歡迎市民踴躍參加。
“毛筆習字工作坊”於十月十八日(星期六)下午三時至五時在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舉行,由導師教授正確的毛筆執筆方法、筆順及字型結構,認識中國書法的文化。歡迎三至八歲兒童及其家長參加。
“閱讀小書蟲”於十月十九日(星期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在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集合,由澳門基督教青年會派員擔任導師,帶領兒童參觀瘋堂十號創意園,認識本澳文化創作,並參與園內的工作坊,親手製作獨特藝術品。歡迎小三至初一學生報名參加。
“逍遙族之暢遊濠江老街文化遊”於十月二十五日(星期六)上午九時三十分至中午十二時舉行,主題為“盧九家族與澳門華商”。活動首先在盧廉若公園門口集合出發,由導師帶領參加者實地參觀盧廉若公園、聖味基墳場、濠鏡閱書報社原址等多個與盧家相關的建築古蹟,並講解有關事跡。歡迎有興趣人士參加。
“親子廚廚樂”於十月二十五日(星期六)下午三時至五時在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舉行。活動透過親子共同製作親子食品,讓小朋友認識常見的食材及其營養成份,糾正小朋友偏食的飲食習慣,增進親子關係。歡迎四至八歲兒童及其家長參加。
誰為我預備未來—沙畫系列
馬穎章,人稱「馬仔」,一位來自香港多元而富有動力的藝術家。
馬仔從小就熱愛繪畫,曾從事設計工作和開設畫室,並修讀過美學,神學和藝術治療等範疇。多年來他透過不同的藝術表達方式向群眾展視他對生命的想法。二0一0年起,他專心自學「沙畫」,並開始用一粒沙,透過工作坊,展覽以及各類型的表演活動,向大眾傳遞他對生命的熱誠以及對生活的盼望;同時,他亦渴望用一粒沙,幫助傷心的人得到醫治和安慰。他獨特的展示方式旋即吸引各大小媒體的注視,並紛紛報道他對沙畫藝術工作背後的理念,以及他個人成長的堅毅故事,引起廣泛迴響。
過去兩年,馬仔曾受邀來澳門出席「澳門藝穗節二0一一」和「澳門藝術節二0一二」的表演嘉賓。今次他則以「藝術傳道人」的角色再次踏足小城,願意用更多時間和心思與澳門朋友作全方位的交流。除了教授一場工作坊,還會參與兩場佈道會的演出,以及一場創作人交流會的分享嘉賓,透過沙畫藝術與音樂表演等的配搭,讓參與者可以明白和經歷神在每個人生命裡所預定的計劃。
所有活動費用全免,歡迎全澳市民參加。十月十一日和十二日,我們約定你,一同為生命歡呼喝采。
有關活動系列的行程如下:
日期:十月十一日(週六)「沙畫佈道會~誰為我預備未來?」
時間:(親子聚會)下午五點半至七點,(福音晚會)晚上八點半至十點半。
舉辦地點:澳門培正中學六樓禮堂。
主辦單位: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澳門基督教錫安堂。
協辦單位:大埔浸信會澳門堂,高山舍。
日期:十月十二日(週日)「基督徒創作人交流會」
時間:下午三點至五點。
地點:澳門培正中學六樓禮堂。
主辦單位: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協辦單位:高山舍。
佳作藏品發行回歸金章
澳門佳作藏品有限公司日前於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舉行《澳門回歸祖國十五週年紀念金章》發行儀式,董事總經理及設計總監林子恩表示,這是他首次設計的貴金屬作品,也是首個由澳門文創企業發行的貴金屬產品,未來將聯同更多本澳藝術家創作更多高產值的文創收藏品,推動本澳的多元產業發展。
多位政商界名人出席發行儀式,文化產業基金信託委員會委員梁維特、澳門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文化局局長吳衛鳴、文化產業委員會副主席崔世平、澳門建築師協會資深委員會主席馬若龍、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副行長葉兆佳、澳門西際品牌企業商會主席蕭婉儀、中山五覺齋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鄭華星、澳門佳作藏品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子恩、董事林文寶及董事長余幹成擔任活動剪綵嘉賓。
澳門佳作藏品由本澳文創業林子恩、余幹成及企業家林文寶創立,是澳門首家結合文創設計元素與高端收藏品的企業。董事長余幹成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帶領本澳文創進軍高產值的收藏品市場,建立屬於澳門的高端品牌,並貫徹「以藝促商、以商創藝」的核心理念,未來會全力配合特區政府的政策發展。
今年是澳門回歸十五週年,為此,澳門佳作藏品融合多種本澳文化元素,創製《澳門回歸祖國十五週年紀念金章》,紀念這重要的歷史時刻。紀念金章共分十五克、三十八克及三百八十克三款,以九九九點九千足金鑄造,由澳門生肖郵票泝計師林子恩設計。金章正面是西灣大橋、澳門旅遊塔及中國銀行大廈,數條圓弧線組成了一個篆書「回」字,遠看亦像兩個重疊的阿拉伯數字「9」,表示澳門於一九九九年回歸,並刻有中文「澳門回歸祖國十五週年紀念2014」字樣;背面圖案是象徵澳門的蓮花與蓮葉。每枚金章皆附有鑑定證書,每張鑑定證書均有獨立編號、以及發行商和設計師的親筆簽署。金章於十一月一日正式發售,詳請請瀏覽www.macautcollections.com。
澳大文化藝術節開幕大巡遊
為了推廣文化藝術,澳門大學前日起連續十日舉行文化藝術節,打響頭炮的大巡遊為活動揭開序幕。澳大校隊及各學生組織率領一眾表演者從學生活動中心廣場出發,途經中央大道和學院一徑,沿途氣氛熱鬧。
是屆文化藝術節主題為“擁抱新校園”,是首個在新校園舉辦的大型文化藝術節。大巡遊率先登場的是澳大管樂團和弦樂團,他們邊演奏樂曲邊帶領著巡遊隊伍出發;澳大合唱團則手執“打氣棒”加油助興。同時,學生活動中心廣場和中央大道上,還有今年九月才剛成立的舞蹈團為大家帶來精彩的傘舞表演。澳大合唱團成員陸森華認為,是次巡遊十分熱鬧,繞校園一圈能向更多的學生宣傳文化藝術節,吸引更多老師和學生參與。
文化藝術節的精彩活動將陸續舉行,如澳大合唱團與香港聖保羅男女中學口琴隊(信望愛口琴樂團)聯合演出的“不一樣的口琴”音樂會、澳大中樂團亦與中國海洋大學民樂團合演的“海澳華章”中樂專場音樂會、香港小交樂團將與澳大弦樂團的“四季之巔──當韋華第遇上皮亞佐拉”。此外,澳大各學生團體也積極參與是次藝術節,結他社及音樂學會將合演“搖滾新校園”音樂會,魔術學會將有“真命天子”魔術表演,傳播學會及國際電影學會也將安排三場電影放映會等,十月十七日則有澳大管樂團的閉幕音樂會為活動畫上完美句號。
音樂劇工作坊
新成立的「音樂‧劇場」首推第一個項目「音樂劇工作坊」,將於十月十一日至十二日假座聯興藝文社區進行。為期兩天的工作坊請來了台灣耀演音樂劇團藝術總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實踐大學音樂系兼任講師曾慧誠老師主持,與本澳音樂劇愛好者進行一次藝術交流的機會。
曾老師將與參加者分享(1)百老匯音樂劇:究竟音樂劇是個什麼樣的劇種豐富、真摯地讓人們無法自拔?在其極具形式與風格化的架構中,音樂與舞蹈是如何與戲劇結合?藉由影片與介紹,一步步讓聽眾進入百老匯音樂劇的舞台世界,跟劇中歌舞體會角色生命。(2)音樂劇表演技巧:了解音樂劇表演概念,進而學習分析歌詞與角色建構,使用歌詞傳達以獲得戲劇目的,熟悉音樂劇表演風格。(3)音樂劇徵選技巧:在簡短的音樂劇徵選中,如何選擇歌曲片段?如何在短暫的時間中展現音樂劇中的戲劇張力?且展現個人表演能力。期望讓本澳愛好音樂劇的朋友能對百老匯音樂劇有正確的認知及基本理論,通過課堂中的指導練習,參加者更能在技巧上有基本的認識和掌握。
工作坊名額有限,尚餘少量名額,有興趣朋友抓緊這個學習機會!查詢及報名,請致電:66666571與卓先生聯絡。「音樂劇工作坊」得到澳門文化產業推廣協會、聯興藝文社區贊助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