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融合教育初高中學位緊張

2014-10-10

【本報訊】非高等教育委員昨早舉行今年第三次全體會議,介紹了本澳特殊教育情況以及二零一五/一六學年在幼兒教育實施課框。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主任周佩玲表示,至二零一三/ 一四學年,本澳約有一千三百多名等殊教育學生,僅兩名幼兒教育階段學生正待識別評估,其餘目前未有需要輪候情況。若尚未獲得學位的特殊教育兒童,可於兩個月內獲教青局完成評估及獲分配學位,又指,明年在融合教育中,初、高中學位將出現緊張。

會議昨早假教青局仲尼堂舉行,會議由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主持。會議回顧了非高等教育在二零一三/一四學年的工作,介紹了一四/一五學年的工作重點,並就「特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幼兒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兩項工作進行了討論,以及聽取了一一/一二和一二/一三財政年度不牟利私校的會計帳目報告和去年教育發展基金年度報告。

二零一三/一四學年本澳約有一千三百多名等殊教育學生,每年約增加百多名相關需求的學童。周佩玲表示,在融合教育中,僅兩名幼兒教育階段學生正待識別評估,小學及初、高中均未有需要輪候情況。若尚未獲得學位的特殊教育兒童,可於兩個月內獲教青局完成評估及獲分配學位,若已有學位的學童,可於四個月內完成評估及發出建議。她指,明年在融合教育中,將出現初、高中學位緊張情況。但只要學校願意每班多收一至兩名的融合教育學生,融合教育學位緊張問題便可以得到解決。

特殊教育發展上,周佩玲指出,教青局持續優化特殊教育工作,包括積極發展融合教育,逐步推動資優教育,完善特殊教育專業團隊的設置及特殊教育教師隊伍的專業培訓,優化評估及相關服務。同時推出多項措施,減輕家長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子女的壓力,包括資助學校/復康服務機構為特殊教育班級的學生提供健康午膳、上下課接載服務、課餘及假日暫託及支援服務等。

另教育研究暨教育改革輔助處處長黃逸恆介紹了幼兒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方面的工作。隨著《本地正規教育課程框架》的實施,二零一五/一六學年將在幼兒教育階段實施課程框架,學校將根據幼兒教育階段的基本學力要求,配合辦學特色及教育理念,全面進行幼兒教育課程改革。教青局正持續透過先導計劃、教師培訓、宣傳講解等多層次的支援措施,與學校一起攜手落實相關工作,共同促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