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文消息
2014-10-15
高齡教師訪中山交流
由澳門中華教育會主辦、社會工作局及澳門基金會資助之澳門高齡教師交流團一行逾百人,已於九月廿四至廿六日前往中山、三水進行交流訪問,訪問團由該會老年委員會主任林顯富及副主任杜少蘭擔任正、副團長。
上月廿五日,訪問團前往中山市華僑中學參觀訪問,受到該校負責人歡迎,陪同訪問團參觀了運動場及蔡冠森大禮堂,並在禮堂與該校進行交流座談。
首先由該校離(退)休協會會長黃國樂向大家介紹了僑中的發展。他表示,華僑中學是一所省一級中學,而僑中離(退)休教育協會的退休教師無條件協助家長利用網絡平台,成立空中家長學校,協助家長在教育及輔導子女在學習上均收效很大。對於退休後的生活,黃會長有幾點體會——自己學會享受生活;日子要過得平常;煩惱少些,開心多些;“三老”(老同學、老朋友、老同事)多聚會,這樣,就可身心愉快地過好晚年生活。
接?,教育會林顯富向僑中退休教師介紹澳門退休教師的活動概況,如經常舉行旅遊、茶座、健康檢查、老教師作品展,並開辦太極班、書法班、歌詠班、英語班、健康舞班等。此外,還與廣州、香港退休教工每年輪流舉行穗港澳高齡教育工作者聯歡交流等活動,豐富了退休教師的生活。隨後,雙方退休教師座談交流,氣氛融洽。
訪問團還遊覽了番禺的蓮花山,在石岐乘船夜遊岐江,欣賞西堤兩岸的西式騎樓,還到花都圓玄道觀品嘗素食午宴、參觀老子道德文化園等,大家均盡興而返。
「澳門講場」探討歷史城區
文化局局長吳衛鳴,文化財產廳廳長張鵲橋及顧問高級技術員崔貞貞今(15日)應邀出席澳門電台《澳門講場》,共同探討保護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開埠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融、結合,組成獨有歷史城區,具有華洋共存的歷史建築特徵。澳門歷史城區自二零零五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已將近十年,期間保護澳門歷史城區工作如何?澳門歷史城區由具文化價值、建築藝術等的樓宇場所及緩衝區組成,但隨著社會發展迅速,高樓大廈拔地而建,景觀管理監督應如何與城市發展取得平衡?澳門歷史城區中的歷史建築群將來應如何管理及修復,體現其真實性及完整性,並與周邊環境協調?
歡迎聽眾於今(十五)日《澳門講場》上午九時至十時半的節目時段,致電熱線電話二八三四六六八八或二八三四六六九九,與文化局局長吳衛鳴、文化財產廳廳長張鵲橋及顧問高級技術員崔貞貞探討保護澳門歷史城區,發表意見。
『遠意──梁江繪畫作品展』
由澳門基金會、中國美術館、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澳門羅定商會協辦之《遠意──梁江繪畫作品展》,於昨日下午6:30澳門林則徐紀念館展覽廳揭幕,展出來自廣東著名畫家梁江先生近作精品35幅,歡迎有興趣人士留意展期前往參觀欣賞。
梁江,現為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任中國美術館副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院副院長、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七屆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東南大學、廣州美術學院、肇慶學院特聘教授等。受聘擔任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專案評委、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委、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央美院博士答辯委員,2012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主任策劃委員等。
梁江原籍廣東羅定市,早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專業,後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獲碩士博士學位。曾任中國藝術博覽會藝術主持、《廣州文藝》月刊主編、《廣東美術家》執行副主編、《美術》月刊編輯部主任、《東方》月刊副總編輯等。近年曾任中國美術家代表團團長,出訪瑞士、日本等國家。曾策劃、主持實施“黃賓虹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美術館50年捐贈作品大展”等大型學術活動。 已出版《中國美術鑒藏史稿》、《廣東畫壇聞見錄》、《美術概論新編》、《美術學探索》等多種個人專著,編著《我看冰兄》、《學術與人生》及多種書籍畫冊,發表學術論文400餘萬字等。近30年來,作為主要執筆者參與《中國美術史》、《中華藝術通史》、《黃賓虹全集》等多項國家重點科研專案撰寫工作。書法、繪畫創作和學術研究相輔而行40年。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炎黃藝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及國外展覽,為中國美術館、梅蘭芳紀念館、清華大學、山東大學收藏等,近年多次舉辦個人書畫展覽。
梁江自幼臨習名家法帖,書法功力頗深。他取法諸家,能化各家之長融為個人風格。最引人注目的行草書,縱橫捭闔,蒼勁樸質,藝術個性甚為鮮明。繪畫方面,他早年出自廣州美院油畫科班,後作中國畫。所作山水花鳥,筆法靈動多變,格調清雅自然。他具有深厚的西畫功底,對傳統筆墨有深入解讀,能把豐厚學養融於筆端,厚積而薄發,體現出過人的文化修為、堅實的筆墨工夫和多方面的創作才能。此次到澳門舉辦畫展,展示了梁江以不同筆法創作的三十餘件作品。嶺南才情,學者本色,讓觀眾有目不暇給之感。廣東美協主席許欽松推為“學殖深厚,出手不凡”。
展覽展期至10月17日,於每日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在澳門林則徐紀念館展覽廳展出,歡迎有興趣人士前往參觀欣賞。如有查詢,歡迎聯絡澳門基金會教科文中心,電話:28727066,電郵:unesco_info@fm.org.mo。
澳大周四舉行『百年中國夢及其實現途徑』講座
澳門大學將於十月十六日(星期四)舉行“百年中國夢及其實現途徑”講座,邀請到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曲星教授主講。歡迎有興趣人士出席。
曲星教授擅長剖析當代中國外交史,並曾任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公使。他先後從北京外國語學院、外交學院、法國巴黎政治學院取得學位,並在外交學院任教,歷任外交學系中國對外關係教研室主任、外交學系副主任和外交學院副院長。他的代表著作包括:《新中國成立前後的蘇聯對華政策》、《新中國外交之路》、《走入絕境的美國對華人權外交》、《中國內政對外交的影響》、《中國、東盟與越南》、《從戰後初期美蘇對華政策看中國“一邊倒”外交戰略的歷史地位》等。
是次講座由澳大全球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及對外事務辦公室合辦,將於十月十六日(星期四)上午十時在澳大新校園劉少榮樓(E4座)大豐演講室(G051室)以普通話進行,歡迎有興趣人士出席。如有查詢,請致電八八二二四三九二或發送電郵至gao.enquiry@umac.mo聯絡盧先生。
民署舉辦『遷鳥千尋——濕地觀鳥樂』活動
民政總署與澳門鳥會聯合於十月二十五日下午四時在澳區舉辦“遷鳥千尋——濕地觀鳥樂”,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並列全球三大重要生態系統。濕地在保持澳門生態平衡中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澳門來說相當珍貴。澳門的城中濕地雖然袖珍,卻五臟俱全。
濕地是鳥類的重要棲息地,在路城濕地一帶,經常可見鳥類飛翔。位於仔龍環葡韻水體西側的望德聖母灣濕地生態觀賞區,是現時澳門重要的濕地生態區之一,儘管地方細小,周圍環境不理想,但經民署人員辛勤付出,為這裡營造了大自然的面貌。龍環葡韻鳥類資源不少,並已逐漸成為鳥類棲息、覓食和繁殖的地方,根據民署統計資料,每年到此覓食棲息的鳥類於高峰期可達千餘隻,品種有小白鷺、池鷺、夜鷺、黃斑葦、小鷿鵜、黑水雞、水鴨等,區內已成為觀鳥的理想地方,亦是認識濕地的最佳地點。
民政總署為推廣濕地的保育及愛護大自然,將於十月二十五日下午四時至六時在澳門關閘東北灘塗及仔大潭山環山徑舉辦“遷鳥千尋——濕地觀鳥樂”。在關閘東北灘塗可欣賞水鳥的悠閒,而從大潭山高處能俯瞰龍環葡韻的景致及欣賞鳥類飛翔。透過是次活動,讓廣大市民於假日時親近大自然,親身感受本澳美麗的濕地及觀鳥活動的樂趣,同時認識保育濕地的重要性。
有興趣參加活動的市民可由即日起至十月十六日,親往民署各服務站及各市民服務中心報名,先報先得,額滿即止。名額四十名,費用為每人澳門幣五元,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及十二歲以下小童免費。為響應環保,請參加者自備飲用水。
活動設專車來回接送,當天下午三時三十分由八角亭巴士站出發,回程送返集合處解散。查詢請致電2888 0087,活動當天查詢請致電6636 6266。若參加人數不足十人或活動當天遇上惡劣天氣,主辦單位有權決定取消或延期活動。參加者須保留收據,以便主辦單位作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