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分析商業飛船『太空船二號』試飛墜毀

2014-11-03

【香港中通社11月2日電】 當地時間10月31日,英國維珍銀河公司研制的載人商業飛船『太空船2號』在美國試飛時墜毀,兩名飛行員一死一傷。這是繼近日美國軌道科學公司的『天鵝座』號爆炸後,商業航天活動遭遇的又一次重大事故。中國航天專家、《國際太空》雜志執行主編龐之浩認為,這勢必對商業航天模式產生影響。

據中國《科技日報》2日報道,龐之浩表示,『太空船2號』是美英合作,計劃用於太空旅遊的飛船。2004年開始,維珍銀河公司的老板理查德•布蘭森與微軟公司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合作投資,請設計師伯特•魯坦設計了『太空船1號』。當時取得了成功,還獲得了專門激勵私人載人航天技術創新的安薩裡X大獎。

由於『太空船1號』較小,布蘭森和艾倫此後繼續投資了『太空船2號』,計劃正式開始亞軌道太空旅遊。『他們的主導思想是讓更多人參與太空旅遊,但也有商業目的。』龐之浩分析說,當時已有軌道太空旅遊項目,是由俄羅斯飛船把遊客送到國際空間站,來回大約兩周時間。項目雖好,價格卻極為高昂,每次費用高達2000多萬美元,後來甚至漲到3000萬美元以上。後來該項目暫停,共有6名遊客參與了7次。

『太空船2號』原本計劃明年首航,票價約為每人25萬美元。已有包括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在內的700多人預訂了座位。龐之浩介紹,該飛行器雖然名為『太空船』,其實類似於空天飛機,或曰『空射航天飛機』。它是被『白騎士2號』飛行器送到距地面十多公里位置後分離,再用自身火箭發動機飛到百餘公里的高空,滑翔一段後返回。這一過程中,遊客能俯瞰地球、體驗4到5分鐘的失重,還可以看到不受大氣層影響的璀璨星空。

龐之浩指出,該飛行器的發動機也很有特點,燃料為液體、固體混合,其中氧化劑是液體,燃燒劑是固體。他說,『但升空後環境複雜,也許會出現問題。不知這次事故是否跟燃料有關。』

無論是何原因,接連發生事故,勢必對商業航天模式產生影響。龐之浩表示,原本就有很多航天界專業人士對這種商業模式的可靠性表示質疑。主要有幾方面,一是其為了降低採購成本,所用的一些元器件、計算機等甚至不是航天級產品,而用工業級產品替代。雖然也經過大量試驗,但并不能讓人完全放心。另一方面是缺乏大批訓練有素的人才,許多人在航天產品研制方面缺乏經驗,有時為了節約成本,還會盡量把人員數量壓縮。

『無論是加強可靠性設計還是冗餘設計,都會提高成本,因此商業航天公司必須在可靠性、安全性與成本、利潤之間做出恰當的選擇。』龐之浩說,『尤其是載人航天,首先必須保證安全可靠,然後在此基礎上通過技術創新和先進的管理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