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利劍高懸 中央巡視組密集開出『問題清單』

2014-11-06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電】 今年中央巡視組第二輪巡視反饋情況近期相繼出爐,綜觀此輪巡視的反饋,中央反腐力度有增無減,巡視工作已經成為懸在貪腐分子頭上的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

從今年7月底開始,中央巡視組對廣西、上海、青海、西藏、浙江、河北、陝西、黑龍江、四川、江蘇等10個省區市開展常規巡視,同時對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學院、一汽集團開展專項巡視。目前,中央巡視組反饋的『問題清單』大都出爐,其中,新一批反腐熱詞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

官方公佈的反饋消息中,中央巡視組措辭嚴厲,將『小官巨腐』、『山頭主義』、『能人腐敗』等問題一並列出。

如中央第六巡視組對河北省進行了巡視,王正福組長指出,土地和城建領域腐敗問題突出,領導干部插手工程項目、為親友經商謀利現象普遍,『小官巨腐』問題嚴重;中央第十二巡視組對江蘇省進行巡視,徐光春組長明確指出,江蘇基層權力尋租機會較多、空間較大,『能人腐敗』問題突出的問題。

輿論指,熱詞精準地指向一些地方、部門和領域的腐敗現象、腐敗案件,更暴露出制度上的缺失與漏洞。

實際上,熱詞並非僅僅是某地某部門獨有的腐敗問題。官方媒體評論稱,其最大價值是這些案件、現象背後暴露出的帶有共性的制度漏洞。例如,『山頭主義』指向一些地方缺乏黨內民主,對『一把手』的監督制約機制存在漏洞;架『天線』、搞『勾兌』等揭露出一些地方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機制問題不少。

對於此輪巡視,《中國紀檢監察報》刊文指出,從繼續推行『點穴式』專項巡視,到進一步聚焦共性頑疾,再到把脈『地域特色病』,本輪巡視持續釋放從嚴治黨、執紀必嚴信號,發現問題、強化震懾的作用進一步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