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勝文:選我是大發展 選柯是大發難 市長大辯論

2014-11-08

【香港中通社11月7日電】 台北消息:台灣『9合1』選戰即將進入最後衝刺,台北市長候選人首場電視辯論會7日晚上登場,國民黨參選人連勝文在第一部分申論中表示,此時是關鍵時刻,他與柯文哲有視野上的差別,選他是讓台北市走向大發展,選柯文哲則會讓台北市走向大發難。

台北市長候選人首場辯論會於當天晚間8時至10時進行,由三立電視台舉辦、轉播,主持人為三立總編輯陳雅琳,電視辯論進行方式依序為參選人申論、6公民團體提問,參選人交叉詰問一次後,做最後結論。

在第一部分申論中,連勝文再次反擊柯文哲指他是權貴,他強調,柯文哲是抱持憤青心情來參選,但是他則是在歷經一切人生磨難後,決定為社會、市民做貢獻。

他提到,兩人視野不同,他提出屋頂農場概念,但是柯文哲說要在人行道種菜;他要讓台北市成為讓人自豪的花園城市,而不是大菜園。

連勝文又提到他所提出的『明日台北願景』政策,其中包含六大項:第一,均衡的台北,透過都市更新,提升老舊社區抗災能力,保存文化資產;第二,公益的台北,扶持弱勢勞工、提升銀髮族、託嬰託幼等照顧體系,以及社會住宅、青年住宅等;第三,公民的台北,強化公民參與;第四,創新的台北,以創新帶動產業成長;第五,高效率的台北,提高市府效能;第六、國際化的台北,透過國際化創造市民更多機會。

柯文哲在申論時則提出『蔣渭水精神』,認為改變台灣從台北開始,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

柯文哲說,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曾是台灣驕傲,但曾幾何時,台灣漸漸失去競爭力,被權貴所主導。『努力就會成功』的價值觀不再,『我本就是平民,也不用包裝自己是平民』,柯強調自己苦讀出身,學醫救人,不像另個參選人,可以花大錢買電視跟報紙廣告。

柯文哲主張公平正義,當選後將是清廉政治的開始,強調政治應為全民共有,未來重大政策交由公民論壇討論,一切攤在陽光下,讓市民檢驗。

在『公民提問』階段,台灣勞工陣線協會副理事長廖蕙芳提問:台灣勞工工時全球第三長,薪資退回16年前水準,如何改善工作貧窮問題?女性勞動參與率低,如何提升?

柯文哲回答,台北市勞動局將從增加就業機會及保護勞工權益兩方面著手,勞動局將提供免費法律服務,也可能建工會大樓;另外勞動檢查項目應讓工會派代表參與,此外減少派遣工。他提到郝龍斌市長的性別平等辦公室,未來要更落實相關法律,檢視每個政策的婦女條件,『不是沒有法律,只是沒有執行而已』。

連勝文回答,將強化勞動檢查,違法企業公告。派遣公司的員工條件應該與一般員工相同,另提供弱勢婦女媒合工作機制,也要鼓勵企業進用身障者,為幫助青年在台北找工作,給予一個月6000元新台幣、最多6個月的求職津貼,『先提供他穩定的生活。』

辯論結束後,雙方陣營於電視台舉行會後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