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41112號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窮得只剩下錢
2014-11-12
尊者又開腔,舊「橋」又「派糖」,此「橋」初看「好」,長派令人憂,若要真作為,要認真「諗計」。
明年蓮花地,銀両點樣俾?尊者昨開腔,主「橋」又派「糖」。這一老舊「橋」,當少人反對,但派咗多年,負作用成堆,促通脹明顯,人多鬥志「頹」。若是派下去,有如「鴉片」追!
若回想當年,點解要派錢?皆因揭「歐案」,激怒民情悍,平怨藥亂投,「派糖」抱「佛腳」,短暫息民怨,當然可派錢,長期派下去,成「癮」就會衰!
放眼近幾年,本地多青年,進取志轉倦!學校眾學子,留級率之高,全球位可數。
澳之競爭力,卻未見出色,原來窮家子,也變「二世祖」,禍害另一廂,錢多促通脹,手中錢突多,亂花變成禍,由儉入侈易,從侈返儉難,積習成「自然」,亂花錢危險。
「派糖」一刀切,也分化「貴」、「賤」,富者「貴上貴」,貧更「貧下貧」。鴻溝日益寬,積怨難和緩,古語有真言,世間不患貧,最怕患不勻!「阿公」之資源,分配講「分吋」,針對亟需者,扶弱救窮人。加力培人才,鼓青年發奮,居者安其屋,老者養尊嚴。緩和貧富差,促社會和諧,倡理性花費,穩通脹升幅。公帑之投放,促發展多元。
古語常言道:「賺錢靠智慧,花錢智更高!」澳坐擁億金,錢多人莫傻!過去所花費,每多似「亂」使,今後新班底,若要創佳績,須多諗「計仔」!
‧阿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