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文消息

2014-11-12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對《分層建築物管理商業業務法》諮詢文本的意見和建議

本會贊同有關當局制訂《分層建築物管理商業業務法》,建立管理公司、技術主管的發牌監管制度,使物業管理行業朝專業化發展,本會屬下大廈工作委員會和大廈管理資源中心,亦曾多次就相關問題與管理公司及業主管理委員會商討,發現於實務工作上仍存在不少問題有待解決,為此,本會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一、認同訂立管理公司發牌制度,強化管理公司的積極性

現時本澳有不少大廈並無與管理公司訂立合同,而是透過《民法典》規定「無因管理」的方法進行實際上的管理。雖然,文本中希望要求管理公司自法律生效起五年內協助召開分層所有人大會首次會議,並與大廈管理委員會(下稱「管委會」)訂立大廈管理合同。但就實務工作中所見,部份管理公司一直拖延或怠於與管委會訂立合同,使得管委會難以就合同要求管理公司提升其服務素質。因此,本會認為文本中建議的五年過渡期太長,建議將有關期限縮短,並採取有效的處罰措施,以保障業主權益。

二、完善申訴機制,強化仲裁功能,有利雙方迅速解決爭議

現時有不少居民與物管公司發生糾紛時,因司法程序冗長、煩瑣,當事人需投入大量資源及時間,往往令到雙方們不願提起訴訟程序;雖然現時房屋局已設立樓宇管理仲裁中心,但由於有關仲裁不具任何強制性,必須透過當事人雙方自願提交仲裁方能進行有關程序。在實務工作上,自知存有過錯的一方當事人通常並不願意進行仲裁,使得現時樓宇管理仲裁中心的效果極微。

事實上,若然無法迅速有效解決爭議,長遠下去將不利大廈物業管理的運作,受害的最終仍是業主。因此,本會建議有關部門規定管理公司與管委會簽訂管理合同時,加入強制仲裁條款,當管理公司與管委會發生樓管爭議時(例如一廈兩管的情況),可透過樓宇管理仲裁中心進行仲裁,令當事人可迅速解決管理爭議。

三、引入管理公司資料公開機制,保障業主知情權

由於本澳現時仍未有物業管理公司及從事物業管理工作有關的技術主管、管理人員或清潔員的確實數字,建議政府盡快就相關行業制定資料庫,讓市民可透過網頁或其他查詢方式,尋找適合自身大廈的管理公司。

四、完善有關法規配套,儘快填補法律空白

本會建議政府除設立管理公司發牌制度外,應連同分層所有權法律制度以及管理人員持證上崗制度一同推出,才能有效解決現時的管理糾紛。

現時涉及自管大廈的管理方面,例如為管理員申請社保、購買勞工保險及開立自管大廈的銀行戶口等,由於各政府部門對管委會的定義、法律地位、權能等均沒有明確界定,嚴重影響自管大廈的運作。舉例而言,現時自管大廈不能以《民法典》中規定的「管委會」之名義為管理員申請社保,使得不少自管大廈只能透過另行開設「大廈聯誼會」,再以「大廈聯誼會」的名義為管理員申請社保,但同一座大廈當中同時存在兩個管理機關時,若當中成員隨著換屆更替而使兩者成員同質性愈來愈低時,恐怕易於形成大廈管理糾紛,因此必須盡快推出分層所有權法律制度,明確現時一些實務上出現的法律問題。

另一方面,現時有關法規主要集中在管理公司發牌以及設立技術主管制度,但一般而言,直接進行物業管理活動的是「看更」、清潔員等管理人員,因此本會認為,若要完善整個物業管理制度,長遠而言必須設立管理人員持證上崗制度,透過管理人員的培訓機制,令他們有專業知識處理物管問題,以確保管理公司的服務質量。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2014年11月8日「2014基本法網上問答遊戲」第四期得奬名單

△由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主辦,為期六個月的「2014基本法網上問答遊戲」第四期已結束,現公佈第四期得奬名單如下︰

頭獎一名,可得獎金1000元:譚裕暉

二獎兩名,各得獎金800元︰梁大傑、許淑容

三奬三名,各得奬金500元︰盧有根、古結嬋、黃嘉滿

安慰奬一百名,各得奬金100元︰AO IEONG WO HOU、CHAN IAO CHUN、CHAN MEI WA、CHAN SAO IOK、CHAN SOI KAM、CHANG KIN MAN、CHE LAM HA、CHEN WEI LIN、CHIM HIO FA、CHIO KIT IENG、CHIO SOK FONG、CHO KUN SENG、CHOI CHAN MENG、CHONG WAI KEONG、CHOW CHEUK WUN、FAN TSZ KIT DONALD、FONG SONG HONG、FONG SONG ON、HA SAO KUN、HO KIN MENG、HO POU I、HOI CHON KIT、HONG CHENG LONG、HONG SIO FONG、KUAN CHI HOU、KUAN CHONG KEI、KUAN HOU I、KUAN U IAN、LAM IAN FAT、LAM LAI IOK、LAM PUI SANG、LAM SOK MEI、LEI MAN HENG、LEI VUN KUN、LEONG KAM IENG、LEONG MAN TENG、LIN REN JING、LIN XIUHUA、LIO SIO MAN、LO SIN MEI、LO WAI KIN、LOI FEI TUN、LOK YING KIT、SAM CHON、TAM VENG CHUN、TANG CARLOS JOSE、TANG IAM KUN、TANG IO MENG、TANG SAO KOK、TONG CHENG WAN、WONG KUOK IAO、WONG WAI IAM、霍文迪、譚金鴻、藍國鳴、關少蘭、薛詩韻、簡栴妹、蘇杰蓮、王小平、王裕華、何元菲、何自發、何妙玲、何佩儀、何婉如、何敏慧、何煥玲、余毅、李沛、林成光、林志強、林煥枝、柯天霞、留柳英、梁安欣、梁紀明、梁晶、梁穎欣、康昭航、許德明、陳玉池、陳淑芬、陳惠芳、陳新宇、曾柱根、黃少美、黃丹、黃有漢、黃容好、黃慧欣、楊蘭花、楊曉晴、趙華樂、劉穎聰、劉穎瑜、鄭奕成、盧靜兒、盧卓然、蕭九嫦

獲獎者需致電本會作獲獎登記,並於2014年11月6日至29日辦公時間內,帶同身份證到本會會址領獎,代領人需出示獲奬者身份證副本代領,逾期作廢。獲獎名單以主辦單位公佈為準。

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會址:羅利老馬路4-6號文德大廈地下前座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09:00-12:30,14:00-17:30;星期六 09:00-12:30 查詢電話:2872 7338

學生暢遊供水設施明白食水可貴

由海事及水務局主辦,澳門自來水有限公司及澳門生態學會協辦的“水庫遊蹤”教育活動於昨日順利舉行。活動組織菜農子弟學校學生參觀本澳的供水設施以及食水處理工藝,令學生加深對水資源的認識,明白珍貴的水資源得來不易,從而提高節約用水的意識。

“水庫遊蹤”第一站參觀路環黑沙水庫。學生在工作人員詳細的講解下,認識了本澳主要的供水設施,包括青洲水廠、大水塘水廠、路環水廠、大水塘水庫、石排灣水庫和黑沙水庫。三間水廠日總產水量達33萬立方米,而黑沙水庫儲水面積為12萬平方米,最大庫容可達20萬立方米,主要作應急調度用途。特區政府於2001年將黑沙水庫規劃成為郊野公園,供巿民休憩,集多功能於一身。

學生參觀了黑沙水庫後,一行人轉往青洲水廠。青洲水廠於1936年投入運作,日生產量為18萬立方米,處理後的水主要供澳門半島及仔使用。學生參觀了水處理系統的混凝、沉澱、過濾、消毒這四個水處理步驟,並進入澳門自來水有限公司的中央控制室參觀,控制室二十四小時控制各水廠處理過程並監控全澳供水情況,確保食水供應穩定。學生把握難得的機會踴躍發問,還即場品嚐剛完成處理、品質優於歐洲飲用水標準的出廠水。

學生透過“水庫遊蹤”活動明白到每一滴純淨食水耗費的工序和成本龐大,點滴皆珍貴的食水來之不易,並承諾以身作則,與親友一同節約用水,共同維護水資源。

澳大健康大學週新校園揭幕

澳門大學舉辦第八屆健康大學週,透過系列活動向學生、教職員推廣健康、安全及環保訊息。啟動儀式本月十日於新校園體育館舉行,有近五百名學生和教職員出席。

啟動儀式的主禮嘉賓包括澳門科技委員會科普召集人兼澳大校董會成員唐志堅、衛生局副局長鄭成業、衛生局健康城市委員會秘書長陳丹梅、勞工事務局職業培訓廳廳長鄧月微,澳大副校長(研究)馬許願、副校長(行政事務)黎日隆、學生事務部學生事務長余小明,以及民政總署、環境保護局和能源業發展辦公室的代表。

黎日隆致辭時表示,作為“亞太區健康大學網絡”成員,澳大會繼續努力建設優質的校園,讓學生及教職員在舒適的環境下發揮所長。隨著順利搬遷到新校園,澳大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舒適自在、健康文化濃厚的綠色校園裡展開新里程,繼續為澳門、國家及全世界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儀式上,主辦單位頒發了澳大健康推廣活動設計比賽的?項,並安排了有?問答遊戲抽?和舞蹈表演,而出席的嘉賓和澳大師生也跟著帶領員齊齊跳健康操,現場氣氛熱鬧。

是次健康大學週得到澳門政府多個部門大力支持。十一月十日至十四日期間,澳大校園內會舉行連串推廣健康、安全及環保訊息的活動,包括健康校園嘉年華、“勿與煙同行”講座、“室內空氣質素與你”講座、流行性感冒疫苗注射、員工康體競技日和展覽等。

明愛健行社推新點對點收費利無障礙出行

因應近日本澳交通系統之變化,健行社針對行動不便的澳門居民之社交需求,由本年十一月十一日起推出全新的點對點服務收費模式,收費按距離每程收費三十元至六十元不等,期望讓更多有需要的居民受惠。

健行社是澳門明愛的社企項目之一,服務宗旨是倡導無障礙環境,為行動不便的人士出行創造平等的條件。服務形式是透過預約,接載行動不便的人士旅遊澳門或社交出行。市民如有需要預約或查詢,歡迎致電28403315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與郭先生聯繫。詳情請瀏覽澳門明愛網頁。

點對點出行服務單程收費表

備註:1、以上收費以澳門幣作為收費貨幣。2、「氹仔」與「路氹及路環」之間以東亞運大馬路、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望德聖母灣大馬路及路氹連貫公路圓形地組成之路段為界。3、澳門科技大學、北安臨時客運碼頭及澳門國際機場列入氹仔區範圍。

2014年第三季信用卡統計

△澳門金融管理局公佈2014年第3季信用卡統計調查結果。

截至2014年9月底,透過本地認可機構直接或間接發行的個人信用卡總數為819930張,與2014年6月底比較增長2.9%。其中,澳門幣卡、港元卡及人民幣卡的數量分別為583754張、85609張及150567張,其升幅分別為3.0%、5.5%及1.2%。若與2013年同期比較,澳門幣卡及港元卡分別上升13.1% 與10.0%;而大部份屬於澳門幣/人民幣雙幣卡的人民幣卡則錄得14.1%的較快升幅。

截至2014年9月30日止,經本地認可機構核發的信用卡信用額達165億澳門幣(下同),較2014年6月底增5.1%。信用卡應收帳款總額為19億;當中轉期帳款金額佔5億6千萬,相等於期末應收帳款總額的29.8%。以逾期超過3個月的拖欠帳款比對應收帳款總額來量度的拖欠比率,大致持平於0.87%的水平。

2014年第3季本地信用卡簽帳總額共41億,按季上升5.2%;當中現金透支佔2億,相當於簽帳總額的5.0%。另外,期內包括利息及費用在內的還款總額,亦按季增加11.7%至42億。

澳大教授獲全國刑法學優秀教材獎

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舉辦的首屆“全國刑法學優秀學術著作獎(1984-2014)” 日前舉行。澳門大學法學院教授趙國強所著《澳門刑法概說(犯罪通論)》在這次評獎活動中,榮獲“全國刑法學優秀學術著作獎(1984-2014)”優秀教材獎。

高校教師,法學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國家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及社會法律服務機構的法律工作者均可參加,分專著和教材兩類著作評獎。評委會根據《全國刑法學優秀學術著作獎評獎規則》,嚴格遵循科學、公正和寧缺勿濫的原則,以不記名投票的方式評選獲獎著作三十七部,其中專著類一等獎十二部,二等獎二十一部;教材類優秀獎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