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實施航空航天重大項目 歡迎國際合作

2014-11-12

【中新社珠海電】(記者 張素 冒韙)中國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中國航天局局長許達哲10日表示,中國已基本建立獨立自主的航空工業體系,未來將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將以更加積極開放的姿態開展航空航天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

第七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高峰論壇當日在珠海舉行,中、美、俄、德、日等17個國家的航空航天代表出席。

許達哲在會上表示,隨著科技創新實力增強、工業基礎能力提昇,中國在航空諸領域取得顯著成績。他舉例說,新舟60支線飛機、運12通用飛機等批量進入國內外市場,ARJ21支線飛機即將完成取證,C919大型客機開始結構總裝。

在航天事業方面,許達哲說,“若干重要技術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進入空間、利用空間和探索空間能力顯著提昇”,其中包括探月工程、載人航天、成功率高達94.4%的長征運載火箭、120余顆在軌運行衛星、已完成組網的北斗導航系統等。

許達哲表示,未來中國將統籌航空航天產業體系、能力佈局和航空航天裝備的協調發展,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建立完善的航空航天科研體系。

航空領域的重大項目和工程包括推進大型客機、商用航空發動機和重型直升機的研製,適時發展大型寬體飛機。在航天領域,將繼續實施載人航天、月球探測、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等重大科技專項,加快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研製新一代運載火箭等。

“中國的航空航天事業既立足于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基點,也離不開同世界各國的信息溝通與資源共享。”許達哲說,中國政府已與29個國家和地區簽署80多項航天政府協定。

他歡迎國際航空界參與寬體客機、大型客機、高端公務機等產品研製,支持中外企業和研究機構在綠色航空技術等領域開展合作。同時還歡迎國際同行參與中國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及未來深空探測等航天領域重大工程,將支持中外科學家在日地空間探測、微重力科學與空間生命科學試驗等領域的合作研究,推動各國對地觀測衛星數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