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失業率六年新低

2014-11-20

美國上月職位只是溫和增長,備受重視的十月新增非農職位只有21.4萬個,明顯低於市場預期的23.3萬。不過上月失業率出乎市場預期下滑0.1個百分點,跌至5.8%,是二零零八年以來最低。薪酬增長略高於通脹,顯示工人需求逐漸增強。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數據合格,但不足以顯示經濟活動加快。美匯指數波動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跌至2.34厘。

就業數據一直是聯儲局決定加息的關鍵。聯儲局主席耶倫在數據公布後,於法國央行的會議上表示,貨幣政策最終正常化會「引起金融市場的波動性增加」,而「更重要」的是,貨幣政策正常化是「經濟狀?整體最終走出大衰退陰影的重要徵兆」。她的言論呼應紐約聯儲銀行行長杜德利(William Dudley)昨早前指,加息是「受歡迎的進展」,是「經濟穩健的徵兆」,而貨幣政策改變無可避免帶來「某程度的市場波動」。耶倫和杜德利的言論,相信是要市場替加息做好準備。

耶倫稱,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時間表,應按各國的復蘇進度決定而各有不同,考慮到目前的復蘇仍然較慢而且不穩定,仍需一些政策扶持。

今年初以來,美國非農職位平均每月增長逾22萬個,十月新增職位略低於這個水平,不過八至九月的新增職位都顯著上調。9月新增職位由24.8萬個,向上修訂為25.6萬個。八月數字亦由18萬個修訂為20.3萬個,兩個月合計多了3.1萬個職位。新增職位已連續9個月高於20萬個的水平。

職位增長遍及廣泛層面,旅遊餐飲增加5.2萬個職位,零售增加2.71萬個,製造業增加1.5萬個,專業及商業也增加3.7萬個。穩定的職位增長,反映企業仍看好美國經濟,相信內需未受歐元區及新興市場經濟疲軟影

自今年初以來,美國失業率已降了0.8個百分點,失業人口減少120萬人。《華爾街日報》稱,失業率下降顯示就業市場的閒置產能減少。9月勞動參與率增加0.1個百分點至62.8%,但仍處於1970年代末以來的高位。在金融海嘯前,美國勞動參與率約為66%。

廣義失業率(包括無法受僱於全職工作而被迫兼職的人士)在十月跌0.3個百分點,降至11.5%,較去年同期下跌2.2個百分點,顯示工人需求持續溫和增長。私人企業工人平均時薪增加3美仙至24.57美元(約191.6港元),按年增2%,輕微高於通脹。美國9月通脹按年升1.7%。不過分析認為,若大量脫離就業市場的工人重新尋找工作,將會拖低薪金增長。

就業市場穩健是聯儲局決定加息的關鍵因素。聯儲局十月的政策聲明亦指,就業市場改善,閒置人力逐漸減少。彭博社分析指,就業數據足以維持聯儲局官員對明年加息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