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41215號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交通問題千千結

2014-12-15

交通局局長汪雲早前與交通諮詢委員會組團到新加坡,考察當地交通政策和交通情況,在考察回澳後表示;當局會對考察所得作出深入研究,哪些可以在澳門實施,包括控制車輛增長、會提升使用公共停車場的費用、加強防止醉酒駕駛方面的安全教育等,以減少交通違規和意外,以及理順現時本澳的交通擠塞情況,會有助改善交通問題,但認為澳門不能全盤照搬,例如對各項收費強度方面需要社會共識。

據治安警察局統計,今年首三季交通意外超過一萬一千七百宗,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四點五,今年一至十月,因交通事故而導致死亡共有十二人,當中十名為行人,而去年同期因交通意外致死者有十四人。由一月至十月,每日平均有四十二宗交通意外發生。

數據指出,去年全年共有交通意外一萬五千零七十七宗,有十八人因交通意而喪生。造成交通意外的原因很多,道路使用者有法不依,以及不負責任態度出行是主要原因之一。

癥結難解

社會不少意見都認為,若能控制車輛的增加,有助解決交通問題的癥結,治安警察局交通廳廳長謝偉對此認同,有指若提高醉駕的刑罰,可減少違規數字,他相信若立法加重對違規的罰則,將有助提升阻嚇力,減少違規數字。對於是否需要引入「扣分制」,謝偉認為現時本澳有關對交通違規的處分,包括對駕駛人士違規而被「停牌」的罰則較「扣分制」嚴厲得多,故無必要引入扣分制 。謝偉指現時本澳車輛太多,駕駛人士亦大增,尤其是年青人,駕駛經驗少者很多,若可以控制車輛增加,可有助減少交通違規和事故。

現有機動車輛逾廿三萬

本澳現時有機動車輛逾廿三萬,十年來增加了八成,增幅甚大,當局在二零一零年提出的《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構想》,提及到控制汽車增長,目標是在二零二零年前,實現車輛增長率控制在百分之四。汪雲稱,明年政府會就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進行中期檢討,當局會檢討車輛管理政策與公共交通的投入,而因應道路增長量及道路設施的承受力,當局不排除進一步將車輛增長率上限向下調。

對於控制車輛增長的問題,機動車入口商會就認為,交通規劃欠完善是交通問題的根源,包括公共設施不足,違規泊車和道路維修規劃問題造成滋擾,以及驗車年期過長,若能將車輛的增長與註銷拉至一比一的比例,便可控制車輛的增長率。

交通局局長汪雲日前表示,控制車輛增長要與整體交通相配合,隨着明年底氹仔驗車中心投入運作,預期可以在二零一六年實施縮短驗車年期措施,將強制驗車年期由現時十年縮短至八年,再配合環保局淘汰舊車計劃,按步就班推行汽車管理工作。

車多人多旅客多,要解決本澳的交通問題,相信不單是控制車輛的增長,完善的交通規劃和措施至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