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愛澳教育早列非高教綱要法

2015-03-13

【本報訊】教育暨青年局教育研究資源廳廳長黃健武 (見圖) 表示,早於二OO六年通過的《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已清楚列出,「愛國愛澳」是總目標。其後,逐步透過不同的形式,立體地進行相關的教育活動。至於,各科的目標和內容,將適時以司長批示公布。

澳區全國人大、政協在北京提出展開愛國教育和編寫國民教育教材。教育暨青年局教育研究資源廳廳長黃健武指出,立法會在二OO六年通過的《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已清楚列出,「愛國愛澳」是總目標之一。及後的課程改革及發展,都要依從上述要求,逐步推進。

「在第9/2006號《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已提出愛國愛澳的內容。所以,一直以來,不單止在課程,在整體的學校生活裡,通過不同的形式,很立體地進行各方面的教育活動。」黃健武表示,一直有開展相關工作。

科目設置已塵埃落定

他指出,去年生效的《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行政法規,已規定全澳學校必須設置「品德及公民科」。「愛國」、「國民」、「國情」等是課程的組成部份。外界關心,「愛國教育」、「國民教育」會否「獨立成科」。黃健武表示,隨著行政法規的生效,科目的設置已經「塵埃落定」。

「基本學力要求」方面,即課程的目標和內容,黃健武指出,各課程的「基本學力要求」將適時以司長批示的方式公布。「基本學力要求」初稿已上載到教青局網站(http://www.dsej.gov.mo/crdc/edu/requirements.html)。

黃健武指出,已有一套「品德及公民」的教材試行多年,是教育暨青年局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超過半數的學校使用這教材。他強調,有本澳的前線教師、科主科參與設計教材。為了與時並進,去年,已開始檢討小學的「品德及公民」教材。

各校可自選自製教材

他強調,上述的教材不是唯一的,各校可選用其他教材,甚至自行製作教材,當局沒有審定教材的制度。為何與內地的出版社合作出版?黃健武表示,社會要求一套「地道」教材,局方遂與相關出版社合作出版「地道」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