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50406號

2015年04月06日

星期一

守護 世遺景觀

2015-04-06

『澳門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快將十年,在被評定為世遺後,當局多年來都著力如何保護歷史城區的完整不被破壞,以及其整體景觀。『澳門歷史城區』範圍包括: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教堂、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聖奧斯定教堂、民政總署大樓、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大堂(主教座堂)、盧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廟、舊城牆遺址、大砲台、聖安多尼教堂、東方基金會會址、基督教墳場、東望洋砲台(包括東望洋燈塔及聖母雪地殿聖堂)等廿五幢建築以及媽閣廟前地、亞婆井前地、崗頂前地、議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穌會紀念廣場、白鴿巢前地等八處廣場空間,當中又以大三巴牌坊一帶被視為核心區。

在?力保護世遺的工作過程中,曾因為未有全面性顧及世遺周邊的環境而引發一些爭議,當中包括在大三巴牌坊區與望德堂區之間的著名建築物『藍屋仔』。一直被民間視為別具風格、獨特建築的『藍屋仔』,是社會工作局總部辦公大樓,此棟兩層樓高的葡式建築物有七十多年歷史。因全幢樓外牆髹上藍色,故被民間稱為『藍屋仔』。『藍屋仔』在八十年代初曾被列入『澳門文物名錄』,但卻在九十年代初在修訂名單時被除名,在『澳門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不久,當局曾考慮將『藍屋仔』拆卸,改建為十四層高大樓,此舉引起民間強烈不滿,社會大力反對;指『藍屋仔』為該區歷史特色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認為政府只重視歷史城區核心,輕視其他建築文物,若拆除『藍屋仔』更是有違保護文遺周邊景觀的概念。

受到社會的反對與輿論批評下,當局對拆除『藍屋仔』進行了專家研究報告和電話問卷調查,有關報告與民意調查結果都認為;藍屋仔有很高歷史與美學價值,並建議擴展望德堂區與塔石區的歷史建築群保護範圍,以保存及維護『藍屋仔』與鄰近之舊西洋墳場;當局最終順應民意,完整保留『藍屋仔』。而報告亦建議因是次事件引發的認知和興趣,鼓勵教育以提升澳門居民對本地建築遺產的保護意識。

勿讓私利破壞世遺完整性

為確保本澳的文化遺產受到保護,當局去年制定了『文化遺產保護法』,法律並於去年三月生效,當局並就如何去落實和宣傳有關法例,舉辦了不少講座和研討會,有專家就指出;保護文化遺產除制定法規外,公眾的參與最方為重要,而在保護文化遺產過程中,必涉及一些個人利益等問題,社會必須要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包括政府、發展和居民,勿讓有人將私利置於公共利益上,故此;透過法律方式去保護文化遺產、文物等,就必須要公眾去參與,否則,如果沒有公眾參與,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張紙。

日前;城規會舉行了平常會議,會議中就有關世遺景點附樓宇興建影響世遺景觀問題,包括在世遺核心地帶--大三巴,一幢申請重建建築物放高,被質疑會否與牌坊整個景觀不協調,以及十六浦對面十座樓群重建牽涉舊城區域的原有城市風貌保護問題;多名委員並質疑文化局對保護文物及景觀的標準不一致,令委員對一些建築物需否保留或怎樣保護而感到無所適從。

會議中多名委員指大三巴是本澳世遺保護區的最重要地段,眾多遊客經過,質疑背立面建築高度提升的設計,與這世遺區內其他建築物不協調,且從牌坊望去出現高出樓宇,以至對由牌坊至議事亭的整個景觀造成大影響。對於十六浦對面十座樓群重建,多位委員質疑,之前對內港不少申請重建的舊建築,當局要求保留立面或要有拱廊等,以保留原有的城市風貌。可是在此個案牽涉有十幢舊中式樓宇的群樓甚具價值,且這是內港最大一片中式群樓的重建,但當局卻沒有同樣採取之前對其他申請重建樓宇的保留措施,這亦對其他業主不公平。

從城規會會議中的爭議就窺見,正如專家所言,『保護文化遺產過程中,必涉及一些個人利益等問題』,在甚麼『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慎防文化遺產的保護,包括其環境的完整性及其整體景觀受損。

文化局在有關文化遺產的保護方面的文稿中就指出:『在受保護文物的周邊地區 也劃定了保護區。保護區是對建築發展設定了限制條件的區域,以保護文 物建築周邊環境的城市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