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50415號
2015年04月15日
星期三
議員:國情教育天經地義
2015-04-15
【本報訊】再有議員談及國情教育。鄭安庭表示,中國人已由東亞病夫變成醒獅,身為中國的一份子,見到中國派軍艦去也門撤僑,覺得國家的強大,感到歸屬感和自豪感。馮志強則認為,家庭教育最能進行品德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從小就學到生命的自覺,是一種建立在服從基礎上的自覺。
昨午,直選議員鄭安庭在立法會表示,非常支持社文司司長加大力度向全社會推行國情教育。他說:「了解中國的歷史、關心國家的發展。我們中國人由東亞病夫到現在已是一隻醒獅。中國要解決十三億人口的溫飽,到現在奔向小康的生活,有好的發展,有國家的強大。早前,我們中國開軍艦去也門撤僑。喂,我們作為中國的一份子,看到這些消息都覺得有歸屬感和自豪感。」
「司長所言,國情教育是天經地義。我非常同意。」由行政長官崔世安委任的議員馮志強表示,十分有必要加強學生品德教育和國情教育。他認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禮、義、廉、恥、忠、信、孝、悌之文化精髓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應該廣植在下一代年青人的心內。讓他們從少認知中華文化從來重視篤行忠於國,孝於親、敬於師、義於友的道德規範行為。
馮志強表示,品德教育對孩子在學習至成長最有效果的是莫如家庭教育。他又說:「倫理教育是規範教育,是接受服從規則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從小就學到生命的自覺,是一種建立在服從基礎上的自覺。」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回應:「多位議員與我的目標是一致的。特別在品德教育、國情教育,我想是毫無異議的:我們必須要做好有關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