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漢學家:簡體字數十年後會消失

2015-04-24

【本報訊】曾將五十冊中國上古至當代中國文學翻譯為瑞典文的著名瑞典漢學家馬悅然將於明日(四月二十五日)於澳門科學館會議廳主講「文化大師講座」。他認為,國內雖然有翻譯人士,但翻譯出來的文學作品質量不太好,中國、香港及澳門可以邀請著名的翻譯家共同研討,找出良好的翻譯家將中國文學翻譯。

來澳出席文化大師講座

馬悅然是國際知名的瑞典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中唯一深諳中國文化,精通漢語的終身評委,同時為瑞典學院、瑞典皇家科學院、瑞典皇家人文科學院院士,畢生致力於漢學研究,譯成瑞典文的上古、中古、近代、當代中國文學著作共五十冊,包括沈從文、高行健、莫言等人的小說與戲劇作品,以及聞一多、艾青、北島等人的詩作。他將出席明日下午三時,於澳門科學館會議廳舉行「文化大師講座」,介紹負責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學院創立過程、組織、任務和內部工作方式,推薦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資格、評選過程和學院評價文學作品等標準,也會討論翻譯專業對這個工作的重要性。

中國缺文學翻譯人才

馬悅然指,國內雖然有不少翻譯人士,上世紀五十年代北京也有外文出版社和翻譯家,但翻譯的質量不太好,缺乏將中國文學作品翻譯的優良翻譯人士。中國、香港及澳門可以邀請著名的翻譯家共同研討,找出良好的翻譯家將中國文學翻譯。

簡體字不好看亦沒存在必要

近期討論中,涉及到繁體字與簡體字共存的問題。馬悅然表示,在他的學生當中,不少學生至少懂得二千個漢字,指出多看書有助增加對漢字的認識。不過,未來的年青一代會隨著時間和簡體字的關係而不再閱讀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文學作品。他個人認為,簡體字既不好看,又沒有存在的必要,相信數十年後簡體字會消失。

馬悅然指,近代自從一九八五年湧現大批文學作家,希望中國文學能繼續發展,又認為,作品可以既反映作家內心,又可反映社會狀況,兩者不存在衝突,但不應受政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