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不似如預期 社區保姆計劃檢討後再定去留

2015-06-01

【本報訊】將於七月到期的社區保姆試驗計劃供需反應不似預期,主導的社工局承認,計劃成效不理想,會在試驗結束後收集意見檢討,從善用公帑、成本效益和服務需要去考慮未來方向,不排除攔置、調整計劃等任何安排。

澳廣視的澳門論壇昨探討被指「門檻高、成效低」的社區保姆試驗計劃存廢問題。

出席的社工局兒童暨青年服務處處長劉結艷表示,目前計劃有十八名社區保姆可提供服務,最終有十二申請個案符合資格,經三間承辦社服機構安排共十二名社區保姆為十六名幼兒提供服務,總服務時數超過九百小時。

劉結艷指,推出計劃是基於早年社會有訴求,社工局冀為經濟有困難且家中沒成人照顧幼兒的家庭提供照顧服務,惟計劃推行九個月,「事實上就唔係咁理想」,顯示當初預期與實際服務需求有差距,也說明社會上真正有相關需要的家庭並不多。

承辦之一的街總社服辦協調主任張婉思說,服務資格限申請家庭每月總收入不可高於最低維生指數兩倍(以二/三人家庭計則上限為一萬四千四百/一萬九千八百四十元),令許多家庭超出條件,且不具家長普遍期望的教育功能,加上認受性不足,故造成現時結果。

另一承辦機構婦聯的副理事長黃潔貞則透露,她們保姆招募接近二百個查詢,交表有近三十個,最終只有六人願意做,令服務提供上已有限制,而服務申請時則近五百個查詢,交表的近四十個,惟最終配對成功的更少,原因除收入問題外,家長對服務信心不足、照顧地點距家遠等。

有與會市民認為,計劃用公帑運行,既然成效不彰,應予以取消,集中精力做好托兒所等相關工作。也有人認為應放寬收入限制,讓更多家庭可申請。有意見則倡改變現時社區保姆的義工性質,調升目前每小時廿四元的補助,吸引更多家庭主婦加入。

劉結艷回應道,擴大申請門檻或會令原有條件能力照顧幼兒的家庭,改將責任推給社區保姆,用公帑去照顧,是否要這樣去創造需求,社工局定要審慎考慮。待試驗計劃完成三承辦機構交檢討報告後,當局會統一考慮計劃方向,在平衡公帑善用、成本效益、服務需要下,不排除作任何安排,包括調整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