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通行車道 城規委員倡平移整座觀音堂側康公廟

2015-06-11

【本報訊】多位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希望政府重啟觀音堂側的道路開通計劃,利用土地或樓面置換,甚至將有二百年歷史的康真君廟整座平移方式,打通觀音堂街和美副將大馬路,疏道區內交通。

城規會昨召開今年第八次平常全體會議,討論十五份規劃條件圖草案。在討論牧羊巷8A號的規劃條件圖草案時,委員楊道匡關注牧羊巷道路較窄倡拓寬,並提出過去官方曾在該處推出打通高地烏街和觀音堂街計劃,但未有下文。

工務局人員表示,在平衡發展與保育需要後,局方與相關部門溝通,暫時未再推該整治方案。楊道匡跟進說,該處改為行車道確較難,但可參考內地做法,將當中的康真君廟整座平移,騰出空間改建行車道,相信技術上沒有難度。

交通事務局代表鄺偉卓回應說,開路確是跨部門的初步分析,但因該處有多間木屋和康真君廟,要處理業權較多、涉文物保護較複雜,故後期評估可行性相對較少,但在委員提出下,會再去看看實際情況。 鄺偉卓在委員追問下補充,在與相關部門交流後,了解地權和文物保護情況,開路會遇到大困難,若其中一個地塊拒絕配合的話,計劃就不能啟動,故後期考慮另找方法發展該區。

文化局文化財產廳代廳長梁惠敏補充,康公廟現還非評定為受保護文物,但其有逾二百年,歷史和文化價值相當高,未來會否列入文物清單則未肯定。另現時文遺法有規定,任何被評或待評的不動產不可遷移,但有不可抗力或重大公共利益除外。

不過委員們始終不收貨,委員謝思訓指,委員有責推規劃,應要在政策方面給予壓力政府和司長,為發展要多行一步。楊道匡說,部門辦事一受阻或有難度的就停了下來,城市就難以發展,故要切法解決困難。司長羅立文最後要求兩局再行了解相關可行性,日後再行報告。

城規會又續議位於鄰近西墳馬路之土地的規劃條件圖草案,多名委員再批評現時為保育限制該長期批租地不可發展,無助改善現時土地閒置局面,促請提供發展誘因,如容許向地下發展,又或容許建與社工局藍局屋和瘋堂十號相類建築再轉租回政府等,促成發展。羅立文最後也決定要求兩局與業權人接觸找解決辦法。

此外,委員利安豪在討論另一有關恢復建築舊有立面個案時指,保育舊建築是不希望日後完全沒有過去的歷史見證,如人們前往歐洲會欣賞當地保存很好的不同建築,但為何這裡不行。他認為差別在於,當地每個人會有社會責任,共同貢獻令建築延續,業權人有積極投入,樂意協助和堅守文物保護的責任,捍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