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50615號

2015年06月15日

星期一

君子之花 陋室德馨 蓮花寶地 勿負荷名

2015-06-15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北宋哲學家周敦頤散文『愛蓮說』,道出了他對蓮花的讚賞和感受。澳門回歸後,每年夏季,民政總署都會舉辦名為『荷香樂滿城』的澳門荷花節,今年是第十五屆荷花節,展期由上周末至本月廿一日,民署希望,能藉著活動讓市民加深對荷花的認識以及荷花的文化,而筆者則認為;欣賞荷花,要領略荷花展示的深層意義,勿負荷香!

荷花又稱蓮花,亦被人視為『君子之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蓮花更在澳門人心中有『特殊地位』,認為是澳門的象徵,因早在兩百多年前;澳門地形、地貌酷似一朵蓮花,並有一座蓮花山(即蓮峰山、又名望廈山),後經填海造地,令澳門的半島與海域形成蓮藕(即蓮莖)般的獨特風貌,故此澳門被人認為是形、貌俱似蓮花之地,一直以來,澳門有不少事物都有『蓮』名,有著名的古剎蓮峰廟,新橋區內的蓮溪廟,街道有蓮莖巷、蓮莖圍,以及與關閘拱形馬路連接後已消失的蓮莖馬路,城市發展後已不存在的蓮莖圍村,還有逸園狗埸內,澳門半島唯一的大球場『蓮峰球場』。

澳門開埠數百年,發展中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疫症、戰禍、自然災害、經濟不景氣等等,雖然經過不少苦日子,但很多大災害都避過,例如二次戰,澳門雖苦,總比鄰埠和內地好得多,故澳門被稱為『蓮花福地』。澳門的氣候較濕,陽光照耀的日子則頗多,適合蓮花生長,而澳門居民的宗教信仰以佛教為最多,佛經中對蓮花有廣泛記載,佛教中蓮花代表漂浮在慾望的污水上,以體現身、心的純潔,佛教亦以蓮花代表如來,以『出淤泥而不染』來形容『如來不為世間八法之所污染』。且指蓮花有香、淨、柔軟、可愛四德,譬喻法界真如常、樂、我、淨。

在東方文化裡,蓮花是純潔的象徵,雖然蓮花喜歡生長在泥濘的濕地,但其葉子和花都保持潔淨,是這種植物生長的自然現象,植物學家相信是蓮葉表面自然潔淨的機制,被稱為『蓮花效應』,是名符其實的『潔身自愛』。

澳門被視為『蓮城』,在回歸前,澳門選定了蓮花作為澳門的象徵,區徽、區旗以蓮花為中心標誌,而白色蓮花有純潔清廉之意。民署表示;澳門與蓮花有著深厚的淵源,因此每年六月都舉辦『荷花節』,但人們又有否理解到荷花向世人展示的高尚品格、堅守正道的深層意義。以蓮花為名的澳門事物甚多,在回歸前,蓮花大橋落成啟用,設立了蓮花口岸,北區的蓮峰學校則成立已久。特區政府成立後;象徵特區的蓮花名字可不少,最為人知曉當然是蓮花廣場和廣場上的『金蓮花』,近年人們最熱愛的『荷花鈔』,政府部門的徽號亦多以蓮花為主體,就算是社團亦不少以蓮花為標記,更有以蓮花為名的社團成立,以標明是立足澳門,宣揚澳門的社團,還有電子傳媒亦以蓮花為名,有屋宇亦以蓮字為名,澳門真是『蓮連不絕』,蓮之名,似已被人們過度濫用,彼等可了解到『愛蓮說』中,蓮花所代表的意義──『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胸懷通達、行為正直、堅守原則、不依附權貴』。

在回歸後,澳門這個蓮花地,變成了不少行業、權貴和依附權貴、既得利益者的真固『蓮花寶地』,經濟發展迅速,人均中位數收入節節上升,博彩與旅遊業和相關行業興旺發達,可在經濟發展下,人們多以利益為先,私己排前,致社會茅盾日增。蓮花一直以來被視為廉潔的化身,因蓮為花中君子,廉是人之正品,澳門雖是『蓮城』,卻似與廉脫勾,在『歐文龍世紀大貪案後』,官員貪污事件仍不絕,社會常指責出現『官商勾結』,本澳的廉潔指數不斷下滑,在二零零五年亞洲十三地區排第四,二零一零年跌落第八,至二零一二年,澳門不被國際列入廉潔排名,官方解釋指因調整評分方法,致澳門廉潔指數未被列入排名。對於如何計分,一般市民真係『識條鐡咩』,市民有感:何解其他地方可列排名榜,澳門就唔得,『梗係有問題』。廉潔指數差,反映已背棄了蓮花的『濯清漣而不妖』──潔身自愛、不獻媚於人的意義,一些被視為城中人物,彼等行為的表現真是污了荷花的名聲。

荷花是喜陽的植物,且能生存於污泥中,生命力強,不怕曬,『正正直直』就是蓮花的表現,『卓然而立、堅毅不屈』就是『愛蓮說』中『亭亭淨植』的意思。周敦頤以文體去道出蓮花的特質,而作為澳門居民,筆者希望大家能展示出如蓮花的特性品格──執著自己的追求,在濁世中需要堅定自己的方向,就如『愛蓮說』的『出淤泥而不染』,要做到就算身處惡劣環境,都不為俗世所污染。

第十五屆澳門荷花節,以塘荷及盆栽荷花供人們欣賞,希望大家在欣賞荷花豔色時,要認識這『君子之花』所體現的氣質,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達致端莊嚴正受人敬重,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勿負荷香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