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重建擴建文物建築保護與校園空間合理佈局可不悖?
2015-06-22
有關勞工子弟學校建築的爭議,其實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近年不少校園開始重建及擴建計劃,而其中涉及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文物建築的保護,以及校園的空間佈局的合理性。
澳門雖然已有不少建築被列入保護清單之上,然而仍有相對一部份在擴建的時候引發爭議,例如勞工子弟學校便是其中一個例子。澳門中學校園內具有特殊價值或特色的建築基本上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上世紀早期由大宅改建而成的建築,例如培正中學 A 座大樓、利瑪竇小學以及嶺南中學等。這些建築都屬於已評定的文物建築。另一類別的建築是始建於二十世紀中期的現代建築,例如鮑思高中學以及葡文學校等,這些建築更偏重於功能主義,他們大多數屬於未被評定的現代建築,每每在學校擴建的討論中,面臨更大的壓力。
校園規劃的建築保育,是需要更多的關注及重視。畢竟,每一座有一定歷史的校園裡面,應該可找到具有代表性的建築,鞏固校園的歷史人文價值及氛圍。校園環境的形塑更是對莘莘學子的一種潛移默化,透過一些舊建築的存在,學生能從更多的角度去認識自己校園的歷史,從而增強對於學校以至澳門的歸屬感及凝聚力,可以說,他們是一項珍貴的文化資本。這一方面需要透過文物評估去對特定的校園建築予以評定,而由於校地發展的需要,認為在眾多的古物古蹟當中,校園建築應該屬於優先處理被評定的一項類別。然而,和澳門的私人物業的保育一樣,政府文物部門當然可以運用更積極手段對於一些文物建築進行監管,但即便如此,校方自身也同時負有一定的責任,畢竟教育設施不是一個房地產項目。
除了校園一些具有特色建築需要得到重視以外,另一個應該關注的是校園空間規劃的佈置,以避免主體建築淪為「盆景式」的保育,校園的環境規劃應與校園的主要建築協調,以減少視覺衝擊。
然而,近年談校園發展的時候,不少學校期望提高地積比、覆蓋率及建築高度,以容納更多的學生。的確,我們關心的不僅是一座校園需要視覺品質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校園內的空間佈局,包括對於校園建築的空間關係及體量的控制,以保障校園內的自然通風及自然採光。必須知道校園空間可能是一個人一生停留得最長的地方之一,環境形塑我們的行為,校園的佈置其實同時對學生的身心有著深遠的影響。
造成如此困局有兩個原因,回歸之後批出的非高等教育的用地追不上需求,校園用地不足是一個切切實實的問題。除此以外,就是教育形式的轉變,從前的教育模式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然而在追求多元教育模式的今天,不同類型的特別室的設置而配合發展。在土地供應不足的前提下,教育的量 (學額) 與質 (教學環境) 變成某種互相對立的關係,當我們一方面追求學校應該有足夠的操場、校園讓學生進行體育活動、舒展身心的同時,建造更多校舍、容納更多學生學習的需要就得不到滿足。
問題是所謂學額不足,到底這個「不足」的數字是多少?地理上如何分佈?從現在到未來一段時間的趨勢如何?沒有這些宏觀的數據,教育設施的規劃又從何談起?別一方面,若現況或預計未來本澳學額存在「缺口」,那麼無論透過改建舊校、增設新校等方式去填補學額的缺口,都應該是有一個完整的規劃去執行,政府應按照每間學校的客觀情況去批准學校的改建計劃,而非校方的主觀願望。一是政府必須從長遠規劃澳門教育用地的角度,去思考每一間學校改建的申請,從而減少浪費資源;其二,避免某部分學校的教學環境過份擠迫,維持澳門整體的教學設施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