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校校舍去留迷思
2015-06-22
去年出版的摩登的線條-澳門現代建築文化地圖上的三十二座建築,繼下環區的均益炮竹莊在去年拆卸之後,地圖上第二個可能面臨拆卸的建築則位於鏡湖馬路與永樂戲院 (建於一九五二年) 一街之隔的勞工子弟學校建築 (建於一九五二年)。
由於早前公佈的相關規劃條件圖草案,並無列明任何保留歷史訊息的處理方式,例如保留立面或保留建築等措施。同時亦因為這座建築並非已評定建築,學校有意重建以增加空間,此勞校校舍建築的去留引發爭論。
面對教育用地嚴重不足以及文物建築保育的兩難,同為公眾利益。到底該如何取捨?
挪亞方舟式的法則-建築類型的稀有性
雖然這座校舍建築,不如一些培正校園 A 座大樓的主體建築宏偉壯觀,也沒有像嶺南學校的大樓精緻優雅。如果僅從單體建築上的藝術及建築等美學價值而言,似乎並不如曾經作為富戶門弟前兩者如此顯著。
然而,卻並不代表其沒有特色或者美學價值,它的特性更多是體現了當時實用主義的校園建築,再者,五十年代同期落成的現代建築,在澳門整個城市而言已經存數不多。保育城市發展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建築,是展現及保障城市建築的年輪是有其必要性的。因此從整體城市建築的保育策略來說,勞工子弟學校的建築有其值得繼續留守的必要,這種原理有點像挪亞方舟每個類別的動物都要揀一對上船一樣。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城市的發展,五十年代的特色建築,只會越來越少。
三五成群的糖黏豆法則-舊式建築的聚合效應
一座建築的保育問題從不應該抽離其發展歷程及空間脈絡。勞工子弟學校的價值,僅從單體建築的價值來衡量是不夠的,更重要還是要和其週邊的建築環境一起評價。
勞工子弟學校和永樂戲院是一雙一對的,兩者皆為五十年代的現代建築。永樂戲院的流線型風格,尤其其正面直身流線型的裝飾,與立面築有懸飄式簷篷的勞工子弟學校,兩者一凹一凸,雙映成趣,形成難得一見又有趣的街道風貌及文化景觀。
而且,除了我們永遠的永樂戲院,還有旁邊的蓮溪廟及新橋花園,這些社區地標的價值從來都是共生的,形成一種景觀上的聚合效應。
如果從街道整體景觀上的考慮,如果勞工子弟學校的建築完全消失,整體的保育價值便跌了一截。無論是視覺上還是意義上。
濃過紅茶茶包的社區味道-社區意義及價值
一座建築應否保留,除了取決於政府及專業人士們的價值及指標以外,在一個進步又文明的社會裡,更講求的是社區價值。是的,這也許是一個難以量化而且主觀到冇朋友的指標。但是在一座建築去或留的時候,這卻是政府,又或者是相關持份者需要深思的問題。這個城市裡,總有一兩座你日夕相對的建築物,一旦拔掉並會使你心頭一空。勞工子弟學校作為一座公共建築,校友如何看待,又或者社區如何看待,這些感思,便是價值。
一座建築物能否成功保留保取決於很多不同因素,然而,一座建築物的意義及價值卻不應輕易抺殺,評價的權利及話語權更不應由專業人士壟斷。從社區的角度思考建築環境的本身才是以人為本政策的最佳演繹。
紅彤彤的歷史意義-愛國愛澳的文化展現
和對家永樂戲院一樣,勞工子弟學校的誕生環境也是建基於那個新中國誕生後一浪又浪紅彤彤的愛國熱潮。是最佳的時代寫照及歷史意義,甚至可以說是一方陣地。正如林發欽副教授此前接受《澳門日報》訪問所說:「勞校小學部的歷史價值實際比公衆認知的要高,因抗戰勝利後,澳門生活環境艱苦,各業工人普遍自辦規模細小的行業學校;到新中國成立後,愛國人士決定創辦勞工子弟學校,為各業工友子弟提供更完善的教育。勞校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建成,梁培、譚立明、杜嵐、張晴暉、冼為鏗等愛國人士參與籌建,教育界名人譚立明擔任首屆校長。同期建成的還有永樂戲院,永樂和勞校一直是澳門愛國愛澳活動和教育的重要舞台,有相當大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