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50713號
2015年07月13日
星期一
美太空總署解謎團 月亮朦朧因「塵環」
2015-07-13
美國太空總署(NASA)解開月亮朦朧面紗,原來月球一直被一層「塵環」包裹,成因是由於其表面不停受太空塵粒撞擊而揚起微塵之故。這現象解釋了1960年代阿波羅月球探測器拍到神秘光暈之謎,亦有助將來太空探索任務飛行器避開微塵,減少損傷。
上述發現由NASA的「月球大氣與粉塵環境探測器」(LADEE)蒐集數據得出。這個「月塵實驗」(LDEX)的探測器由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CU-Boulder)設計和建造,2013年9月啟動之後,在6個月實驗期內記錄了逾14萬次月球表面撞擊,最後按計劃於去年4月18日撞落月球。
傳回的數據讓研究人員得以了解月球那層稀薄塵環在不同時期的變化。數據顯示,包裹月球的塵環密度並不均勻,每年當有雙子座流星雨這類天文現象時,月球塵環密度亦會增加。
1960年代末NASA無人探測器的鏡頭拍到月球日落時有一明亮光芒,令天文學家首次意識到月球有微塵覆蓋。數年後,阿波羅(Apollo)探測器的太空人亦報告稱看見月球日出時有明顯光芒,而且比正常日出時太陽單獨所產生的光芒耀眼得多。
阿波羅17號太空人有更進一步的觀測。他們發現除了正常日出可見、集中於太陽周邊的「日冕和黃道光」(Coronal and Zodiacal Light)現象,月球日出時其地平線都有一縷微光。日出一刻,月球地平線還有類似地球雲層中穿透而出的「耶穌光」現象。時至今日,科學家才確定這是因月球被塵環包裹之故。
CU-Boulder物理學教授霍拉尼(Mihaly Horanyi)解釋,月球表面不停受高速的星際塵粒衝擊,繼而揚起月球本身粉塵,形成塵環。在真空狀態下,一粒外來塵粒就足以撞起數千粉塵。霍拉尼表示,探討太空塵粒走向有實際作用,這可助未來太空探索器趨吉避凶,減少受微塵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