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者望巴士新合同可改善服務質素

2015-09-14

【本報訊】交通事務局目前正就巴士新公共批給合同與新福利進行磋商,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及氹仔社區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梁鴻細均希望,政府與新福利今年內能就磋商達成共識。並希望新合同可以平衡巴士調度、發車權問題,既讓政府可以監管巴士公司發車,又可以在巴士公司發車的靈活度上取得平衡,以及希望可以改善巴士服務質素。

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日邀請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高岸聲、氹仔社區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梁鴻細、巴士之友成員劉冠傑,就政府與巴士公司新公共批給合同及服務作討論。

目前僅餘新福利未與政府就巴士公司新公共批給合同達成共識,高岸聲指,自巴士服務評鑑機制推出後,三巴的服務質素均有所改善,認為評鑑機制能起作用。但認為,三巴在發車率及人員質素上仍有待提升。鄭仲輝、梁鴻細希望,並希望新合同能解決巴士調度、發車權問題,既讓政府可以監管巴士公司發車,又可以在巴士公司發車的靈活度上取得平衡,以及希望可以改善巴士服務質素。劉冠傑希望,新時代能解決硬件上歷史遺留下來問題,提升服務和減少意外。此外,鄭仲鍚提出,合同應對巴士收入設上限,巴士公司能站在考慮社會大眾利益作考慮,早日接受新合同。

現階段不宜取消車資補貼及區分外地人

政府對巴士票價作出車資補貼,面對政府庫房收入減,有社會聲音提出對於有意見認為政府的巴士車費補貼不應覆蓋非本地居民,包括旅客及外僱,鄭仲輝、梁鴻細認為,要區分本地居民和本地居民需要電子貨幣公司的配合,以及實施實名登記制才可以推行,成本、技術較高,又與澳門旅遊城市定位未配合,認為現階級不適宜取消車資補貼及區分本地居民和非本地居民車資補貼。劉冠傑指出,本澳的巴士車資補貼比例的確比鄰埠高,若要實施實名登記制,需要前瞻性的準備工作。但有出席論壇的市民認為,車資補貼應只限本澳居民,非本澳居民巴士應買全票。亦贊成合同中對巴士公司收入設上限。

另論壇探討媽閣至關閘公交專道分階段實施的意見,梁鴻細建議,政府要補充區內因應公交專道的實施而削減的泊車位及上落貨區,還商戶及居民利益,才能讓公交專道獲得社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