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茂再分析旅遊

2015-09-14

坊間論旅遊,近日騰騰滾,除了名高人,亦有教授、年軍。官不寂寞,加入論戰陣,雖然也官腔,空泛講一勻。說來似模樣,內容少細分。

阿茂也「牙痕」,加入論一陣,綜合各論點,分析各原因,最後點結論。

本澳旅遊,近月業績往下走,客量少四點,屈算百萬人。本來響警鐘,客少要留心。但看另資料,是留之日數,再次又上增,首次超兩日,數字可顯示,來澳客雖減,留澳時延長,顯示客對澳,已經增好感。

來澳好客減,細分析原因,主要理由在,身上較少「銀」,首先看內地,經濟之走勢,來澳遊客中,內客佔力,達到六成人。主流流量緩,來客自然減,這最大主因,經濟為主導,不能看漏眼。

放眼看其次,港客與台灣,香港客佔半,台灣經濟淡,來澳之意慾,自比往年淡,再看東南亞,星、馬、泰、菲、印,加上韓、日、越,經濟與政治,天災與人禍,禍事接連生,正禍不單行。不利之因素,適巧接連生,對旅遊不幸!放眼看歐美,早年經危機,消費力甚疲,個別國站穩,仍未至「起飛」,旅遊之行業,自有其特點,乃「淡頭旺尾」,經濟稍顯弱,旅遊業即淡,旺市開荼,旅遊才升起,故此旅遊業,興旺時間短,淡市較長期。

經濟屬外因,再看回自身,本澳旅遊業,年來長旺勢,已持續多年,每年來遊客,常兩三千萬,旺市十多年,遊過客數億。各個大景點,已「熟口熟面」,各個大博企,賭場如宮殿,相繼已開業,轉眼近十年。新場效應,吸力遜當年,缺少新鮮感,遊客「少想念」,加上澳消費,近年不斷貴,澳旅遊地位,年來雖然威,產生反效果,令人生印象,來澳遊消費,似乎唔實際」。

另有一隱憂,為旅業人材,近年之表現,良莠亦不齊,偶然出事故,令澳臉「難睇」,尚有一「痼疾」,配套不配合。

澳旅遊業界,表現雖「精乖」,但配套服務,如交通、環保、長期做不好,塞車家常飯,疾氣似「鑊撈」,內地客不悅,更「激親鬼佬」。如此劣表現,旅遊點會好!?

面對眾因素,有劣亦有高,應如何做好?如下細分析,在政府層面,廣向外宣傳,展示澳「美臉」,加強培訓育,「操咈」業界員,提升服務質,引客重高端。旅業界計策,展開價格戰,價優鄰各埠,優惠吸客遊,服務平、靚、正,舊客多回頭,新、舊客兼收,市道自然好。

澳有舊名言,唔怕你精,唔怕你呆,最怕你唔來。引得遊客來,自然旺「賭枱」,旅遊與賭收,自然笑口開!

‧阿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