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護中西藥局重大發現 摸得昔日城市結構
2015-09-14
曾是孫中山先生行醫處的『中西藥局』原址,草堆街八十號在修護過程中,於建築物地下層發現大規模石結構遺址,故需重新規劃此建築物在修復後的用途,原打算布置為紀念孫中山行醫的展館,現時需配合遺址作重新調整。 文化局早前安排文化遺產委員會及傳媒到草堆街八十號,瞭解該處的修復進度,並由文物修復及考古等專家,講解有關該建築物的修護工作和修復情況。專家指出,在修護該建築物時,發現天花板具有中西文化的元素,包括有教堂的花紋,而在修護工作中,在前座的地下層挖掘時發現有大規模的石結構遺址,因要保護該些石結構遺址,同時又要為建築物的修復進行修護工作,令建築物的修復工作進度增加難度,現時此址大多數立面已復原,主要部分已修復。
特區政府於二零一一年收購草堆街八十號後,隨即展開系列修復工程,包括修復主體建築屋頂、牆身和樓板,重新規劃附屬空間,為整座建築安裝冷氣、升降機、保安和消防等設備,使其符合活化後的使用需求。在改造附屬空間期間,發現該址在原有基礎下有另一層石結構遺跡,隨即發掘考古,並將該遺跡原址保留及展示,建築修復團隊重新規劃原地基結構、室內空間、電力及消防等設備,有委員建議不要將古建築遺址用沙蓋住,希望可以給公眾參觀。
文化局局吳衛鳴表示,安排文遺委員及傳媒率先了解草堆街八十號建築情況,掌握更多修復資訊。該建築物至今有近一百二十年歷史,是昔日澳門典型的下舖上居建築,大門上有「飲香僊(仙)館」的字樣,在藥局前身似另有用途,具體何解有待專家日後考究。該址具一定建築特色和代表性,現加快工程進度,盡快對外開放,讓居民了解其歷史意義及建築特色。
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馬若龍稱,該址的修復工作做得非常好,在地下層發現的石結構遺址,部分料是清朝時期建築用「花籃」,當中大塊的應與碼頭有關。馬若龍認為;孫中山先生是一位重要的歷史偉人,是國際聞名的人物,與世界各地的知名人物都有聯繫,全球多個國家都知道中國此一偉大人物,他同時與居澳葡人、葡裔人士有很好關係,孫中山推動革命歷史過程與澳門有密切關係,『中西藥局』是孫中山昔日行醫處,草堆街八十號修復後的規劃用途要做得更好,要讓人們知道『國父孫中山』此一偉大人物在澳門的歷史事跡,充分發揮『名人效應』,善用人文資源提升澳門的國際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