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英教育紀錄片老師發聲揭秘

2015-09-17

【新華社倫敦電】前不久,英國廣播公司(BBC)一部名為《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引發人們對中英兩國教育的熱議。片中的科學老師楊軍近日向新華社記者談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她認為紀錄片的剪輯方法不夠客觀,英國媒體的一些批評也有失偏頗。中英教育應該互學互鑒,加強交流。

被剪輯的鏡頭

中國老師總是站在講臺上講課,讓學生不停地記筆記,與英國學生的矛盾和衝突不斷;英國學生不聽課、不守紀律……這部三集紀錄片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難預料,英國媒體對中國教育的各式評論緊隨其後。有人批評中國老師對學生太嚴格,上課時缺乏靈活性。楊軍認為這種看法不太客觀。

在片子的剪輯方面,楊軍覺得有不少能說明問題的鏡頭沒有播出來。和其他學科不一樣,楊軍的科學課需要在實驗室完成。至少在她的課上,在教室佈置、學生實驗上,她採取了很多積極的調整辦法,但BBC最終沒有播放出來。此外,在4個星期的時間裏,學生專心聽講做實驗的鏡頭也沒有保留下來。

在上課方面,楊軍作為科學老師,需要給50個參加中式學校的學生上生物、物理和化學三門課程,而與她競爭的是三位分別教授生物、物理和化學的老師。儘管在最後的考試中,她的學生的科學成績領先於英國老師的學生,但單從上課這一環節來看,這種安排對她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英國教育也是“考試工廠”

BBC紀錄片播放期間,有英國媒體批評中國教育如同“考試工廠”,稱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值得英國學習。

楊軍在英國中學有十年教學經驗,曾在私立、公立以及公立重點中學任職。她說,憑藉她的教育經驗,她認為英國教育實質就是“考試工廠”。

“每一個老師都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考核標準,如果學生在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考試和素有英國“高考”之稱的A-Level考試中成績不好,老師是不能續簽的。同時,校長每年都會給家長報告學生每年的成績以及學校排名。這些數據也是很多家長為孩子選擇學校的參考標準。考試成績代表一切,然而學生的道德標準並沒有納入考核範圍中,”楊軍說。

在她看來,英國的公立教育是為公眾提供一種服務,就和福利一樣,只能維持最基本的水準。而私立學校與中國的傳統教育方式很相似。

她說:“一些接受英國公立教育的學生難以接受大學教育,甚至在第一年就輟學。英國大學採用大教室授課方式,然而公立教育下的學生不愛記筆記,不會搞科研,適應不了。”

“很多家庭要把孩子送出國外留學,而且留學生年齡越來越小,這說明越來越多的人對國外的教育更加崇拜。有時候,讓他們看一看,不一定每個學校都是好學校,要辯證地看問題,”楊軍說。

互學互鑒加強交流

BBC這部紀錄片引起如此大的反響,是楊軍沒有想到的。很多褒貶評論讓人們開始反思國內教育。“片子震撼是因為中國老師們挑戰了英國教育的理念,而英國教育也有挑戰國人的地方。”而在英國,近年來,中國教育特別是中國學生在數學、科學方面的優異成績,引起英國教育部門的關注。英國教育部最近還邀請了上海數學老師赴英交流,也引發了媒體熱議。針對是否要向“中式教育”學習,英國社會也存在支持和抵制兩種聲音。

對於中英教育差異巨大的問題,楊軍早有體會。她說,英國教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按照英國的教學標準,學生需要通過討論、調查、加入團隊的方式參與教學。中國教育是以“老師為中心”,引導的方面過重。這樣的教學使學生的發明創造力、批判性思維相對較弱,學生也缺乏挑戰心理。因此中國小孩很“乖”,容易“死讀書,讀死書”。

楊軍說:“我認為,這裡一定要有一個平衡。”

在問及哪些中國教育理念值得英國學習時,楊軍表示:“我認為是中國全社會對知識、老師、長者的尊重,以及中國人吃苦耐勞、勤勤懇懇的精神。”

與中國學生相比,英國學生性格更成熟。楊軍說,這在過去她的學校和中國一些學校的交流活動中可以看出。英國小孩的知識面很廣,社會交際能力很強。

“中英兩國應該開展更多的教育交流,讓兩國的孩子有更多相互學習、交流的機會,讓中英兩國教育部門和從事教育方面的人士有更多探討和合作的機會,”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