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美成果豐碩

2015-09-28

【香港中通社9月27日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的首次國事訪問25日落下帷幕。訪問期間,中美雙方達成廣泛共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海外專家學者和媒體紛紛表示,習近平此訪對地區、對世界都是歷史性事件,成果豐碩,意義重大。雙方達成的重要共識不僅將促進兩國進一步加強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更將造福世界。

除了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中美兩國元首還在雙方各領域的務實合作、國際與地區事務、應對全球性挑戰等方面達成重要共識,夯實了兩國關係未來發展的基礎。

習近平訪美期間,雙方再次發表關於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美國重申將向綠色氣候基金捐資30億美元的許諾;中國宣佈拿出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對此,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說,這顯示了中美在減少氣候風險方面的努力。「為了這些實實在在、將來實現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的重大進步,我給中國政府和美國政府點個讚。」

美國環保組織世界資源研究所主席安德魯‧斯蒂爾發表聲明說,兩國元首展現出應對氣候變化果敢的領導力。兩國都在以實際行動加快向低碳經濟轉型。他們也為在巴黎達成一個有雄心的氣候協議打下基礎。

新華社報道,《紐約時報》評價中美關於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是「中美利用自身國際影響力,應對氣候變化并敦促其他國家照做的雄心勃勃的努力之一」。文章還援引未透露姓名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的話說,該計劃「增加了我們在巴黎達成更強勁協議的可能性」。

《紐約時報》文章說:「兩位領導人將突出在應對全球變暖方面的合作,證明有能力擱置分歧,利用自身在全球舞台上的顯要位置應對重大問題。」

中美兩國領導人就共同打擊網絡犯罪達成重要共識。美國前副國務卿、基辛格諮詢公司副總裁羅伯特‧霍馬茨表示,這是中美加強合作的一個非常重要領域。習近平和奧巴馬同意在這個議題上進行合作是此次元首會談的一項重要成果。

中美兩國就網絡安全問題達成的共識,也引發了美國主流媒體和眾多企業精英的共鳴。《紐約時報》刊文重點強調了中美在網絡安全領域的承諾和取得的共識。報道稱,世界兩大兩個經濟體在應對網絡威脅上邁出堅實的第一步,成為兩國向世人展示的合作亮點。

《今日美國》24日在報紙的版面顯著位置刊發了題為「中國說:在網絡安全問題上,美國不應該試圖把中國踹下船去」的文章,援引中方倡導的「二人同舟」典故,認可中美兩國在網絡安全問題上是同乘一舟的利益共同體,同舟共濟而非試圖將對方踹下去,才是真正正確的戰略選擇。

被譽為「網上大學」的Udacity創始人Vish Makhijani、優步公司總裁特拉維斯卡拉尼克等認同習主席在西雅圖發表的演講。在他們看來,互聯網應該成為中美兩國合作關係的發動機,推動兩國共同在數字經濟領域創造繁榮。

美國創新企業Netflix聯合創始人兼總裁Reed Hastings表示,作為互聯網創新業者,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中美在網絡安全問題上進入僵持乃至衝突的狀態。他非常讚賞習近平以務實、積極的態度,主動推進合作解決中美網絡安全議題。中美之間以積極的、建設性的方式解決網絡安全問題是大勢所趨,也是中美之間持續推進互聯網合作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