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51012號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臺灣反課綱修改風波

2015-10-12

為銜接十二年國教課程,臺灣教育部於二O一四年對舊有國文及史、地、公民等高中課綱進行微調,引發抗爭行動。除了遊行外,抗爭者佔領教育部,也有一名中學生自殺身亡。支持是次抗爭行動的國際黑客組織「匿名者」亞洲支部 (Anonymous Asia) 則多次入侵台灣網站,尤其是支持微調的團體網站。

反高中歷史課綱微調的人士 (包括大批中學生) 認為,今次不是「微調」,卻是大幅修改;尤其是在臺灣史部份,相關修訂被批評用字存在價值判斷。而且,修改過程也完全不透明,不符民主。

據澳門教師伊人了解,臺灣以往的教育改革及課綱修改都是「自下而上」的。必須經歷以下三個程序:首先是由教育部成立審議小組提供專業意見,再透過公聽會廣納全國民意,然後由編輯小組進行合乎民意的修改,最後定案。

然而,今次的課綱微調卻在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綱審定部門上僭建了一個「檢核小組」,小組有最終修定權,而且,政府不肯公開小組成員名單,有違公開透明及程序公義。另外,諮詢過程倉促,有老師在公聽會舉辦當天才收到通知,未及準備。如此種種,根本違反一向以來「自下而上」的教育施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