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 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2016-02-15

【香港中通社2月14日電】全球市場空前關注中國內地經濟與人民幣匯率政策之際,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人民幣不具備持續貶值的基礎,人民幣匯率改革推進亦會把握合適的時機和窗口。

據中國經濟網2月14日報道,周小川指出,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形成衝擊的過程中,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較少,相對於顯著貶值的歐元、日元卻有明顯升值,被許多人認為需要“補課”式調整;2015年美聯儲首次加息,對全球貨幣資產配置及資本流動產生不可避免的影響;國際投機力量聚焦唱空中國;全球範圍內多種金融資產在量寬條件下呈現出不同的泡沫。這些都是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國際因素。

但周小川認為,總體而言,當前中國國際收支狀況良好,國際競爭力較強,跨境資本流動處於正常區間,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保持基本穩定並有所升值,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周小川同時分析,中國2015年貨物貿易順差接近6000億美元,淨出口對GDP的貢獻率已經不低,因此不可能像國際上一些人宣稱的那樣,會為增強出口、提升GDP而允許人民幣貶值,加劇所謂“匯率戰”。

周小川明確表示,未來人民幣匯率改革的趨勢是堅定不移的,總體方向仍然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

周小川介紹,參考一籃子貨幣、保持一籃子匯率的基本穩定,是中國貿易和投資多地區、多夥伴、多元化的必然選擇,也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主基調。目前已經形成了更多參考一籃子貨幣的共識,中間價的定價機制也開始引入穩定籃子的因素,同時適當管理單日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的幅度。未來還會引入宏觀經濟數據對匯率發生作用的機制。

周小川稱,匯率改革的目標,是努力實現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而實施改革的藝術,在於有窗口要果斷推進,沒窗口時不要硬干,既要改革,又要做負責任的經濟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