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養老』助解山東農村養老困局

2016-05-30

【新華社濟南5月29日電】(記者孫曉輝)初夏的午後,山東東平縣後魏雪村幸福院的20名老人在屋內拉起了家常。

“兒女不在身邊,老伴也去世了,這裡人多熱鬧,大家還能互相照顧。”說起在幸福院的生活,65歲的老人馮德蘭很滿意。

馮德蘭是院內年齡最小的成員,專門負責清潔工作。其他一些年齡在65歲至90歲之間的老人則進行互助服務。

“年齡小的照顧年齡大的,身體好的照顧身體弱的,腿腳好的做保潔,廚藝好的做炊事。”幸福院院長鄭昌華介紹。

在東平縣,像後魏雪村這樣的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有300多處。在中國,類似的互助養老機構或運行已久,或悄然興起。

在內蒙古,政府為一些農村牧區60歲以上有生活能力、無生產能力的農村留守老人提供免費集體住房,並配備文化活動、醫療衛生、便民超市等公共設施。在有200多萬農村老年人的吉林省,2008年啟動了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大院試點,現已建成服務大院近2000個。湖北則逐步擴大農村互助式養老試點,探索解決農村老年人生活照料、情感交流、文體娛樂等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農村養老長期以來面臨的各種難題催生了這種養老新模式。

近年來中國城鎮化加速,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涌向城市,導致農村空巢現象加劇。中國社科院的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已超過2億人,空巢老人數量則突破1億人。其中,近50%的空巢老人生活在農村。

農村空巢現象的加劇,使傳統家庭養老模式嚴重弱化;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又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農村人口“未富先老”,這些因素都對農村養老提出更高要求。

以山東省為例,截至2015年,這個省有近1900萬老年人口,其中農村老年人口高於城鎮8個百分點。相比於龐大的農村人口規模,山東農村養老機構從數量到設施都顯得不足。全省農村養老機構只有1580家,僅佔51.8%;除1513家鄉鎮敬老院外,專門為農村老年人服務的只有67家,僅佔4.2%。

“長期以來,中國的養老佈局存在重城市、輕農村的問題,這使得農村養老存在先天不足。”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說,通過完善的養老制度設計,建立可持續、多元的養老模式才能從根本上破解農村養老困境。

觀察人士認為,中國各地農村興起的互助養老新模式,介於專業機構養老和傳統家庭養老之間,既有敬老院等社會化養老的特徵,又符合傳統家庭養老習俗,更強調普通居民間相互幫扶與慰藉,符合中國國情。

此外,互助養老更貼合農村發展實際,用較低成本調動多方積極性。比如東平縣的幸福院大多因村制宜,根據當地經濟條件,或是新建幸福院,改造舊房舍,或與村部大樓、衛生室嫁接,盡最大可能降低初期建設成本。

“一家擁有50張床位的養老服務中心一次性建設成本高達500萬元,而農村幸福院建設成本在30萬元左右。”東平縣民政局局長李子武說,幸福院的入住成本較低,大部分幸福院老人每月只需150至200元便可入住,符合農村實際。

農村互助養老模式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養老難問題,是對現有養老模式的一種有益補充,但大部分地區都處於探索階段,在建設和運行過程中,一些新的問題也逐漸顯現。

山東社科院人口學研究所副所長高利平指出,隨著農村獨居老人數量增多,對互助養老設施需求也越來越大,依靠政府扶持、村集體注資以及社會力量支持的資金籌措方式並不穩定,因此在互助養老設施規模擴大和後續維護等方面存在一定資金缺口。

“希望國家能出臺更多政策,通過促進鄉鎮和村集體經濟發展等渠道,為互助養老模式的運行和推廣拓寬資金來源,提供更多保障。”李子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