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協倡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

2016-06-09

【特訊】於博彩業整體下行趨勢明顯下,為貫徹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主旋律,本澳有必要於現時各個領域行業中尋找新的增長點,發揮經濟發展的引擎作用。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經濟政策關注組副召集人邱志樺指出,觀乎澳門社會的實際情況,金融行業可視作下一支柱產業的潛力,前景無限廣闊。2016年的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已提及發展澳門特色金融產業的初步藍圖,透過各種政策法規上的配合,將澳門境內打造成金融生態圈,助力為金融產業的產值快速提升,另一方面,五年規劃文本中也提到設立投資發展基金,將有助完善特區財政管理。就2016-2020五年規劃文本中經濟金融的方面,邱志樺提出兩項建議,包括政府應將投資發展基金運作計劃具體化,以及加大力度推動特色金融產業。

他樂見特區政府將投資發展基金的設立提上日程,基金將於2019年正式設立並運作,相信將有助完善特區財政管理,適度有為地改進財政儲備投資多元化程度及回報水平,提升下一代福利水平。他又指出,基金於運作前必定有一系列相當重要的工作細節需要考慮和安排,例如基金的獨立性,將以獨立公司形式還是政府部門形式設立,以及訂立法律法規、設立投資策略、退場機制、資金撥備、人才招聘等,尤其是外界較為關注的基金規模及投資方向。他期望政府能於五年規劃的正式文本中,加入相關工作計劃,讓社會更了解投資發展基金日後的具體細節。

金融業法律滯後影響發展

邱志樺又認為,五年規劃草案文本關於特色金融方面的著墨偏少。發展特色金融產業,例如融資租賃、財富管理或基金市場等,相關配套必不可少。澳門金融業在法律上顯得滯後及過時,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金融發展和創新,例如基金法和信託法的欠缺、機構融資渠道狹窄、居民財富管理方式單一等。要使得金融業可充當下一經濟引擎,政府需有大力闊斧的決心,全方位統籌行業發展,例如在融資租賃方面的稅制、法規、會計制度、人才儲備和配套上,澳門和鄰近地區相比均有所不足;在財富管理方面,澳門礙於法規所限,並沒有任何本地的互惠基金,金融專才匱乏亦是問題癥結之一,令到財富管理於澳門發展並無任何基礎。

他建議特區政府可考慮設立金融發展委員會,以借助區域合作和國家政策共同探討金融業的持續發展,把握歷史的機遇,推進澳門金融發展。澳門毋須活在香港金融業的陰影之下,透過錯位發展,他相信澳門定可以發展自己的特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