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過端午:中華傳統節慶習俗“嘉年華”

2016-06-10

【中新社台北6月9日電】(中新社記者邢利宇、陳小願)端午節,中華傳統節慶之一。台灣放起四天小長假,貫通南北的高速路上,部分民眾一早堵在回鄉途中。在台北,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囊……這個節日裡該有的習俗,樣樣不缺,猶如一個“嘉年華”。

“水岸台北2016端午嘉年華”9日在大佳河濱公園開幕,為期三天的節目包括龍舟賽、彩繪雞蛋、立蛋、樂隊表演、舞蹈比賽、包粽子體驗等,參加龍舟賽的有來自兩岸和海外逾210支龍舟隊。

“有些中華傳統文化面臨流失的危機,現在應該加強年輕一代的體驗和傳承”,台北市民陳先生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這次帶小朋友來體驗有趣的彩繪雞蛋和立蛋,就是希望他們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相關習俗。

當天中午舉行的立蛋活動吸引了數以百計的民眾和遊客參加。據說,中午12時“陽氣”最盛,雞蛋最容易立起來。許多年輕的父母帶著子女于中午12時將親手彩繪的雞蛋立起來,博一個“行大運”的好彩頭。

主祀大成至聖先師的台北市孔廟,9日首次舉辦“端午節慶活動”,邀民眾一起體驗DIY傳統香包、蘭湯盥洗,感受節慶的傳統文化涵義。

年輕的張女士和先生帶著4歲的兒子來參加。她說,很久沒有做過針線活,親手一針一線縫起香包還蠻有趣的,帶小朋友來,也是為了讓他從小對傳統節日有個記憶。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講師孔令宜和幾位志願者在現場忙碌。她告訴記者,所有做香包的材料,包括針線布綵帶、填充物和香包香料,都是志願者們自己準備。特別是香料,由中醫師調配,有蒼術、甘松香、菖蒲、冰片等多種中藥材,既除臭、祛濕、驅蟲,還呼應古人在端午節配戴香包來清心醒腦、袪邪避穢的意涵。

台北孔廟每年都有祭孔大典以及中秋節畫燈籠等傳統佳節的相關習俗活動,但端午節活動是第一次舉辦。“投壺射柳贈艾”是古時候端陽佳節之體育活動,活動現場展示投壺藝器具以及雄黃酒、五色布匹、香福草等端午節主要物品,身著古裝的工作人員負責解說緣由。

台北孔廟兼具發揚儒學及文化傳承之使命,孔令宜說,主辦方希望通過民俗節慶之深度文化活動,結合孔廟古跡氛圍,讓年長朋友回憶兒時製作香包過端午的日子,年輕朋友及親子家庭則可體驗端午文化之美。

據媒體報道,端午時節,台北部分百貨業不約而同關懷弱勢,或邀請偏鄉師生免費參觀美術館,或攜粽禮致贈弱勢及長者,或邀行動不便長者享用美食。在宜蘭,蘇澳鎮公所請傳統工藝師指導,耗時7天立起了一個桂竹片交織編製成“巨型竹編粽”,內部裝上千顆八寶養生鯖魚粽免費發送給民眾;在新北,端午兒童劇與學校藝文秀輪番上演……

超商與市場內,農產鐵觀音粽、台式乾貝粽、西式青醬雞肉粽、港式紅豆桂花粽、冰粽等花樣翻新的粽子飄散著香味,早兩日已有民眾在個別品牌攤位前排長隊購買。

記者也信步走進市場,買一個粽子剝開粽葉品嚐一口,黏黏的香咸口味讓人感悟,傳統佳節的魅力或許就如這軟糯勁道,每一個炎黃子孫因之相連相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