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0616號
2016年06月16日
星期四
重有活雞食 民署短期內不推冰鮮禽取代活禽
2016-06-16
【本報訊】留活口!民署發表「以冰鮮禽取代活禽供應」公開諮詢總結報告,指該政策暫未獲絕大多數市民及業界支持,但不反對的仍佔多數,故決定短期不會推行、也沒時間表,會先行展開前期工作,加強向市民推廣教育、與業界尋求共識,並強調最終必會落實。
民署昨舉行發佈會,發表三百多頁的公開諮詢總結報告,重點介紹委託理工學院所做的千人問卷調查,結果不反對未來推行以冰鮮禽取代活禽的受訪市民仍佔多數,而贊成的不過三成,也顯示市民對禽流感風險認知不足(詳細調查結果見另稿)。
兩年內不推?官沒回應
民署衛生監督部部長田紀洋回應下一步安排時表示,民署會先進行不少於半年的持續宣傳推廣,教育市民認清禽流感和冰鮮禽,而就以冰鮮禽取代活禽供應的政策現沒有落實時間表,「你問我幾時落實我依家都答唔到你」。問卷調查曾問受訪者「未來兩年內推行」適當時間問題,是否意味兩年內不推,他沒有回答。
有記者質疑目前暫緩攔置該政策會否令公共衛生問題更嚴重,田紀洋強調,公共衛生和市民健康是政府首要保障的,「我們冇講過話暫緩或停止推行這個措施,這個措施係最終必會落實的,這亦都寫係文本入面」。
與業界未有解決方案共識
田紀洋提到,涉及該行業人員約二百五十人,明白若推行新政對其有徹底影響,而從業員年紀偏大難以轉行,故民署接下來續需要與業界尋求共識,找出雙方認同的具體、妥善解決方法,降低對他們影響。
中央宰屠仍有風險不理想
至於中央屠宰是否可行,田紀洋重申,現行活禽進口檢驗檢疫做了大量工作,但已先後三次發現禽流感病毒,活禽模式不變風險必然存在,中央屠場其人員和周邊居民也是有風險,出事就影響本澳經濟和民生,故在考慮防疫、貨源供應穩定性等,中央屠宰實非理想選擇。
民署管委會主席戴祖義、副主席李偉農、主管有關範疇的委員吳秀虹、另一委員關施敏也有出席但坐於台下。戴在發佈會結束前簡短致辭,表示該署將因應報告內容,有序展開部署工作,將加強市民對禽流感及冰鮮禽產品的認知推廣、增加街市售賣冰鮮禽檔位設署、與業界續保持溝通,了解其困難及實際需要,作出妥善安排,逐步推進各項前期工作。
報告已上載民署網站(http://www.iacm.gov.mo/files/poultry/report_c.pdf),而政府資訊服務中心、政府綜合服務大樓、民署綜合服務中心、各區服務站及市民服務中心則有文本可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