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0620號
2016年06月20日
星期一
政府推新策難免有錯敗 梁維特冀社會有「容錯」氛圍
2016-06-20
【本報訊】近年政府出台新政策措施不時犯錯,甚或失敗收場。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在一個創新講座上表示,公共行政創新可為社會創造價值,但創新有風險,有機會犯錯、試錯,希望社會能有一個「容錯」氛圍環境,讓大家共同實踐創新。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昨在科學館舉行「齊為澳門動腦筋──踐行創新、攜手建澳」座談會,約百人出席。而在梁維特現身下,勞工局、經濟局、貿促局和消委會等皆有官員到場。
繼去年低調旁聽後,今年正式出席的梁維特在聽取部份發言後表示,人人應要有創新思維,而政府除作為創新推動者外,也應是創新實踐者,而且創新不只限於科技、產業上,政府公共行政也要有創新思維,為社會創造價值,讓市民更覺有所得。
梁維特強調,創新具有不確性,有機會犯錯、試錯,當政府部門推行一些創新政策時也會擔心會否出錯、失敗,若全民能投入創新,能凝聚「容錯」氛圍,相信他們同事更能投入創新、實踐創新,希望與會者、傳媒以至社會也好,一定要有容許試錯的環境。
政府要革新思維做好行政主導
發策會長蕭志偉在致辭說,實踐創新,需要由政府先行、驅動,發揮主導作用。他認為政府應率先革新思維,有效領導,當務之急是發揮好行政主導功能,建構適合於推動創新的法制環境,容許創新在試行過程中不斷摸索,形成激勵創新的社會氛圍,帶領社會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
大眾應容忍犯點小錯誤
稱創新有時是不符規矩、打破常規、甚至可能違法的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政府在革新、創新過程中難免有做錯、不對之時,但社會應寬容,大眾應容忍犯點小錯誤。他笑言創新與博彩有共通點,都是不確定性、風險大,只是前者靠投入,後者靠運氣。
另一演講嘉賓、來自台灣的理工藝術高等學校校長徐秀菊也認為社會包容很重要,而目前特區政府原地踏步、舉足不前,就是因為怕錯。她又謂,在澳門經常有人勸告她:「你不必做那麼多,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她覺得,社會應要有一個能接受失敗的創新實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