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協探討動保法 青年熱議刑幅與飼主培訓

2016-06-20

【特訊】日前,澳門中華新年協會舉辦了一場以「不論您有沒有寵物,這是一個關於生命的邀請」為主題的「青年友計傾」討論會,會上由新青協教育政策關注組召集人黃萬濱擔任主持,並邀請了澳門保護遺棄動物協會副主席劉佩珍女士擔任分享嘉賓。活動吸引了二十多名青年參加,一同分享自己對於寵物飼養的想法,以及探討近期有關《動物保護法》修法中遇到的問題等。

黃萬濱於討論開始時,就《動物保護法》修法的情況進行了簡要的陳述,其後指出現時社會上有幾個重要的爭議,包括刑幅的上限、增加寵物飼養的要求限制等。劉佩珍表示,現時澳門的寵物訓練及飼養主培訓相當不足,有必要增加相應的課程配置,參考國外的一些例子,相關的培訓能有效提高飼養主的正確飼養和保護寵物的意識。

有參與討論的犬隻訓練師指出,正常的情況下犬隻是不會攻擊人類的,除非犬隻受到驚嚇才會作出異常的反應。對於修法曾提及要求狗隻戴上口罩,他認為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反而應從飼養主的意識等方面著手,並加強公眾對動物的正確認知。另有與會者認為,現時政府為飼養主提供教育配套不足,建議可與社團合作,開展相關的教育培訓,讓市民有更多渠道去了解正確的飼養知識和觀念,從根本上培養人與寵物之間和平共處的價值觀。

會上有法律界人士則指出,《動保法》的刑幅是否該定為一年,在社會上具有較多的爭議,他指出這方面需要顧及動物與人之間在法律上的定義及比重,認為《動保法》的刑幅不宜過重,日後如有需要可再探討增加刑幅,同時也不會造成公眾因過高的刑罰而出現過度緊張的情況。

黃萬濱在總結時表示,在現今社會中人與動物兩者如何友好地共同相處,除了需要法制的平衡外,更需要相互之間的理解和信任,否則再多的修法都只是事後補救,未必有助於從根本上造就良性且友善的共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