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0625號
2016年06月25日
星期六
英國脫歐 香港恐難獨善其身
2016-06-25
【中新社香港6月24日電】(記者 趙建華)英國公投脫歐,英鎊匯率急挫,港股大跌,但港元匯率和利率市場保持穩定,人民幣離岸市場運作持續正常。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判斷,全球金融市場在英國、歐盟等採取恰當應變措施後,可能會逐步穩定下來,香港股市也將從猝然應對“黑天鵝”的危機模式逐步回歸基本面。
24日鄂志寰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股市一向流動性強,在全球經濟和金融動蕩時可供投資者套現或沽空。英國公投結果公佈時,正值香港股市交易時段,歐、美股市尚未開市,因此港股沽壓較重。
鄂志寰介紹說,在香港股市上,還有不少上市公司與英國經濟聯系密切,其股價曾下挫雙位數字。英國經濟表現優於歐元區,脫歐後存在逆轉的可能性。加上英鎊大幅貶值,相關企業的盈利可能受到影響。
鄂志寰分析說,香港作為亞洲區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資金進出完全沒有限制。以往,當國際或區內金融市場避險情緒昇溫,如全球金融危機、歐債危機、新興市場貨幣貶值時,即使問題根源不在香港,香港金融市場也會出現大量資金流動的局面。
此前,市場一直擔心美國加息會導致資金(從香港)流出。但從目前情況看,美國加息周期並沒有成行,資金流走的情況還未顯現。她說,英國脫歐,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大幅震蕩,香港金融市場恐難獨善其身,甚至出現不同程度的市場波動。
但香港因此出現資金流走的風險不大。鄂志寰說,從公投結果公佈後的金融市場表現看,美元和日元作為避險貨幣大幅走強,其他主要貨幣幾乎全線貶值,英鎊和歐元兌美元貶幅達到9.0%和3.5%,但港元兌美元僅僅小幅貶值0.03%至7.7608。這說明,港元儘管尚未成為投資者首選的避險貨幣,但香港錄得大規模資金流走的風險也不高。
鄂志寰表示,目前,英國脫歐對香港的影響或將主要體現在金融市場上,料對實體經濟的衝擊有限。去年英國是香港整體商品出口第9大目的地、佔比祗有1.5%,也是2014年第3大服務輸出的目的地、佔比為6.6%。脫歐料對香港的外貿打擊不大。
談及脫歐對香港與英國甚至與歐盟之間經貿往來的具體影響時,鄂志寰指出,以英國或歐盟為總部的企業,他們在香港的活動或會受到影響。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數據,2014年英國(不計算英屬維京群島)在港的外來直接投資頭寸排行第9位,佔比祗有1.1%,但部分英資企業在香港仍有一定影響。
鄂志寰分析,以往跨國金融集團在拓展海外業務失利時,往往會選擇削弱成本,這直接影響其在香港的業務拓展和雇員數量。香港有不少知名英資企業,也有港資大型企業近年積極拓展英國業務。2015年共有631家以英國為總部的企業在港成立了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和當地辦事處。倘若這些機構受到英國脫歐影響,其在香港的業務或會受到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