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欣一語道破… 土地法爭議不在歸責 在歸益

2016-07-12

【本報訊】由行政長官崔世安委任的議員唐曉晴針對《土地法》提出法案。若獲得通過的話,不單對將來收回閒置批地造成影響,政府更可能連之前已收回的批地都要再交到發展商手上。支持唐氏法案的意見認為,面對二十五年未發展的批地,應先確定責任誰屬 ── 歸責,若責任不在發展商,政府不應收回。時事評論員蘇文欣 (見圖) 認為,《土地法》的問題不在於歸責,而是在於「歸益」。

唐提案考驗立法會

蘇文欣認為,《土地法》現在面對的問題:政府應否收回二十五年未發展的批地,用來興建公共設施,尤其是公屋?或是再容許發展商繼續利用批地,利益繼續歸於發展商?「是否法律不符財雄勢大的人的利益,就要用新的法案修改、解釋?」蘇文欣認為,官委議員唐曉晴的提案,正在考驗立法會。若法案獲得通過,市民將更肯定,立法會只是一個傾斜利益的地方。

政府沒回應被疑「扯貓尾」

現時,只有發展商單方面發放訊息,不斷重覆:批地二十五年未發展的責任不在發展商。對此,政府始終沒有回應,更談不上反駁。會否以上是雙方刻意的作為 ── 扯貓尾,令市民最終覺得發展商「有道理」、「是受害者」,從而,認同修法或釋法。蘇文欣認為,這是陰謀論的想法,但不是沒有可能,有待政府澄清。他表示,政府應以更詳細的資訊回應發展商的片面之詞。

日前,官委議員唐曉晴聲稱,就算不再當議員,都要為公義提出解釋《土地法》的法案。蘇文欣認為,擱下支持或反對釋法的取態,為了公義去當議員是最正確的,應得到非常贊許的。並說:「我真的很鼓勵唐曉晴將來直選。為了正義,連官也不當的人,正是我們需要的。」官委議員會否正是配合政府的需要而提案?蘇文欣也認為,這是陰謀論,需要政府澄清。

獲批土地後二十五年仍未發展,政府按《土地法》收回是不公義?或是合理?蘇文欣稱:「絕對合理。二十五年是四分一世紀。」對於發展商宣稱,本澳過去二十五年有很多變化,作為未發展和不應收地的理由。蘇文欣說:「做生意當然要面對改變啦!如果不是那樣改變,發展商都不會發達啦!我不想這樣說,但大家都明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