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中醫藥產業發展機遇無限 珠海市中醫藥產業發展課題組訪澳門中醫藥學會

2016-07-14

【特訊】為推進珠澳兩地中醫藥產業合作,由珠海市政協港澳臺僑外事委主任吳傳明率領的『發揮珠港澳合作優勢,推進珠海中醫藥產業發展』課題組一行7人,於7月5日拜訪澳門中醫藥學會,受到該會會長龔樹根,理事長梁念祖等的熱情接待,雙方就珠澳中醫藥業發展、完善中醫藥標準體系、醫藥人才培養等相關話題展開探討交流。珠海課題組方面表示,希望兩地中醫藥行業的相關部門多加強溝通往來,共同推動中醫藥業合作發展。

把握機遇迎難而上

探訪活動於當日中午十一時假蓮峯廟圖書館舉行,會上珠海中醫藥產業發展課題組特別關注澳門在中醫藥產業發展措施、規劃目標、發展經驗等方面的最新發展情況,對此,澳門中醫藥學會會長龔樹根表示,國家支持建立橫琴中醫藥產業園,藉“一帶一路”建設,為中醫藥的國際發展帶來新機遇,他對澳門中醫藥發展前景深感樂觀。

目前,特區政府不斷完善中醫藥標準體系及監管體系,加快建立澳門中醫藥註冊體系建設,促進與葡語國家中醫藥的全面合作發展等等措施上不予餘力。特別是在國家的支持下,國家科技部批准在澳門設立全國中醫藥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由粵澳兩地政府推動在橫琴建立「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使澳門的中醫藥發展呈現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

順應發展應修改過時法規

龔樹根表示澳門有95%的澳門人看過中醫。中醫藥在澳門深受社會各個階層的歡迎,澳門政府也逐步制訂及完善有關法例法規,加強行業管理。目前澳門全部三家醫院都開設了中醫科室。除澳門科技大學醫院以中醫治療為主外,有著百年歷史的鏡湖醫院和仁伯爵醫院也都有專門的中醫科室。在政府的醫療體系中,澳門市民都可以享受到免費的基礎中醫保健和治療。絕大多數澳門人對中醫非常信賴,行業經營情況都很不錯。在澳門,中藥店都是獨立開設的,不能經營西藥,對此,他認為應該根據時代的變化及商業經濟的發展,有必要取消該法規,容許中藥店經營西藥,順應時代發展及社會需求。

當務之急培養中醫藥人才

龔樹根亦指出,人才匱乏、創新乏力是目前中醫藥產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也是未來本澳中醫藥產業進一步發展的最大瓶頸,加上本澳目前沒有中醫藥發展的規劃方向和明確的立法來為中醫藥正身,也是本澳發展中醫藥產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從目前發展的進度來看,推進兩地中醫藥產業發展,關鍵還是人才。就目前而言,解決人才缺乏問題,一是靠引進,二是靠培養。就本澳來說,目前培養中醫藥人才的高校主要是澳門科技大學。而珠海的遵義學院在培養人才方面具有多年經驗,珠海澳門兩地的高校可以加強合作,在這方面得以進步。

雙方會晤結束後,在龔樹根的帶領下,一行人參觀了林則徐紀念館。珠海政協一行人員還有珠海市政協港澳臺僑外事委科長沙麗、珠海市衛計局中醫科科長鄭劍輝、珠海市政協特聘委員梅少堅、范平,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博士劉寧、珠海一指禪推拿代表性傳承人韓競生。

澳門中醫藥學會副理事長蔣永興、陳威雄,監事莫瑞珍;中醫學會理事長林慶雲、秘書莫瑞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