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0726號
2016年07月26日
星期二
立面不保 就利欄大字招牌被拆
2016-07-26
【本報訊】位於沙欄仔街口的就利欄外牆早前修葺翻新,惟顯眼的就利欄凸字招牌則被消失。工務局指,業權人早前無照施工拆掉招牌,需原樣恢復,但還在需時核對原樣是否有該招牌。文化局則建議將有關招牌列入規劃條件中,好保留此城市景觀特色。
城規會昨討論巴素打爾古街二五五至二五九號、即就利欄的規劃條件圖草案,當中工務局在參照文化局非約束意見下,建議保留面向巴素打爾古街的立面,即便重建立面及其細部特徵須按原樣式及原材料去做等內容。
公示期收到三份意見也主要是希望可完整保留建築立面,尤「就利欄」三個字。工局人員介紹稱草案裡已體現了這些。
招牌不在才來保育?
不過該建築物已「今非昔比」,全部外牆已新漆上白色,而顯眼的就利欄凸字招牌則已無影無縱。在翻新後該空置很長一段時間建築也掛牌招租,據悉是以八萬港元放租。
委員胡玉沛認同建築物保留正面的臨街立面有助延續內港區文化,但關注就利欄招牌已拆,認為其是整個建築最特別之處,亦深入民心。委員余建楚質疑為何要保育的招牌保不了,好奇當中出了甚麼問題,「一個梁永馨招牌油咗都搞到好大件事,咁依家呢個直程拆咗喎」。
業權人無照施工拆招牌
工務局副局長張潤民交代,今年四月文化局發現並通報就利欄招牌被拆,局方派員實地了解,發現對方施工沒工程准照,已就此發出禁工和停工令。對方其後選擇進行恢復原樣的違法補救措施,完成則可免罰。
張潤民續說,到五月業權人以外牆殘舊為由提請修葺並獲批,現場已完工。由於修葺保養要按原樣去做,不能有任何改變,惟因建築已歷史久遠,需時找出最後一次獲審批時立面式樣來核對,若與其有出入則需重新恢原。目前個案還在跟進中。
文局倡明文保就利欄招牌
文化局文化遺產廳廳長梁惠敏坦言,給意見時立面招牌字還在,沒預計會出現時的局面,若委員認同招牌字是對城市景觀價值相對、非常重要的話,可建議在規劃條件中加入相關要求,不管原樣是否有。
此外,委員胡祖杰認為,保留或對物業發展和重建受阻,認為政府應與業權人商討合作,讓有保留價值的舊建築物以購置等形式去活化,建議藉業權人放租,政府租此做旅遊諮詢中心等,共創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