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製造業回流」不現實 「特朗普效應」牽動中國製造業

2017-01-21

【香港中通社1月20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費魯稚)當地時間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卸任,特朗普將入主白宮,其不斷發表於公眾場合或社交媒體的轟動性言論,或將化為結結實實的政策衝擊全球,而其中,又以「製造業回流美國」最為牽動「世界工廠」中國的神經。

環球網此前報道稱,特朗普在競選中提出 「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競選口號,一反美國長久以來的「世界的美國」戰略。他一方面主張對中國和墨西哥徵收45%的關稅、嚴厲糾察中國在對外貿易中的「不公平補貼及違反WTO行為」為美國工人爭取更多利益;另一方面推動美國製造業、資金、就業崗位回流,對企業實施大幅減稅及政策鬆綁。

在此背景之下,2016年12月7日,台灣鴻海集團曾發佈聲明稱,正初步評估美國潛在投資機會,聯想到此前特朗普曾與蘋果公司CEO庫克談論將國外的蘋果產品拿回美國本土生產的可能性,「別讓富士康跑了」的呼聲席捲中國內地輿論。此後,無論是美國硬盤製造巨頭希捷宣佈關停蘇州工廠,甚至是美國科技廠商甲骨文突然宣佈裁減約200個北京研發崗位,「製造業回流政策影響」都成為受波及中國員工及媒體、輿論的猜測之一。儘管郭台銘通過投資廣州增城610個億(人民幣,下同)的實際行動明確表示「不會走」,希捷和甲骨文方面也將變化解釋為「全球戰略重組」,但「特朗普效應」引起的人心浮動可見一斑。

那麼,「洪水猛獸」般的「製造業回流政策」究竟會在多大程度上發力?《人民日報》此前文章稱,從基本規律的角度而言,特朗普所謂重振基礎製造業的提法,與大多數國家「基礎製造業—高技術行業—服務行業」的經濟結構轉型路徑背道而馳。而由於一個國家的工業化與去工業化與發展模式相關,也與這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傳統相關,製造業發展的「亞洲優勢」不可取代,「中國製造業的生產鏈可能會因為勞動力價格上升而出現一定轉移,但大多數不會轉移到美國,而是轉移到印度、越南、緬甸、柬埔寨等國。」

一財網也援引諾貝爾獎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分析稱,以製造業見長的中國、印度已經同全球經濟進行融合,除此之外,科技更新速度之快,全球在製造業方面的工作數量都在下降,「這意味著特朗普只能帶回些低薪的製造業職位。」

與此同時,「製造業回流政策」也並不具備可操作性。《北京青年報》此前報道稱,由於美國長時間推行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政策,其製造技術和製造科學方面的人才儲備早已不足,中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卻在持續培養全球最龐大的熟練技術工人隊伍,僅在深圳富士康,最高峰時就有著24萬名技術工人和工程師。

而在供應環節,由於美國已經脫離製造工業很長時間,相關的配套產業很不完整,無法形成一個龐大和複雜的供應鏈,而以蘋果手機為例,其全球766家供應商中,有346家位於中國大陸。《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稱,深圳一家蘋果核心供應商高層表示,若iPhone回美國生產,會直接導致供貨週期變長,加劇庫存增加與冗餘、良品率等風險,這直接導致iPhone的成本上漲。

但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兼職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董潔林20日在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撰文稱,鑒於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逐漸降低,發達國家企業在中國削減製造產能已成為趨勢,特朗普只是以更加簡單粗暴的政治、稅務和貿易等手段,使得「去全球化」的過程更為迅猛。

他指出,在此挑戰之下,中國應力推企業減稅減費;加快服務業擴容速度,以此吸收製造業和農業釋放出來的勞力;用科技元素推動現有存量巨大的製造業轉型升級;在環保方面加大治理力度。而企業本身,也應該將核心理念從「為世界製造」轉化為「為中國創造」,更為貼近國人自己的需求,精益深耕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