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314號
2017年03月14日
星期二
葡建築師:荔枝碗應整個片區保育
2017-03-14
【本報訊】「守護荔枝碗造船村關注組」的聯署剛在上星期六結束,由葡籍建築師 Joao Palla 發起的「停止清拆荔枝碗船廠」聯署則在上星期五啟動。(https://goo.gl/JkEi9z) Joao Palla 表示,關注組的聯署是要求文化局啟動文物評定程序,自己發起的聯署是希望清拆可停止。他提議,市民參與兩個聯署。並說:「我們收集到越多簽名,我們阻止政府拆船廠的力量就越大。」
「一間船廠並不能代表整個行業。能代表整個行業的是一整片,十多間船廠。整區只保留一間屋,是保育了嗎?」Joao Palla 認為,應該保留整個荔枝碗片區,再加入一些可行的新功能。他也指出,荔枝碗的船廠是「風土建築」(vernacular architecture) 的一種,它們不是由建築師所建,而是由當地人建造。所以,它們對這城市具有一定價值。
「政府稱船廠結構有危險,但我們看不到任何報告證明。」Joao Palla 提出,原則是,如果船廠有危險,應要有一位結構工程師作出的報告,解釋為何它們有危險。如它們有風險,最好的做法應是維修加固,而不是拆毀。並說:「即使要船廠的人加固亦無不可。他們是船匠,船廠都是木結構,他們常處理木材料,所以要他們加固也不會有問題。」
保留荔枝碗為是保留澳門記憶
「保留荔枝碗是為保留澳門的記憶。因為一個地方的記憶是最重要的,如船廠被拆,我們在刪除記憶。也是在抹走澳門的身份,因為船廠、造船是澳門身份的一部分。這是我們不應做的事。」Joao Palla 表示,澳門曾依賴海洋,航行到並其地方貿易。船廠、漁船則是澳門一個主要的行業。過去,本澳曾有很多船廠,但都被拆了,現在在荔枝碗的是最後一片。
另外,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建築師利安豪 (Rui Leao) 向《論盡媒體》表示,荔枝碗的規劃該以人為本,政府應讓市民參與規劃,否則荔枝碗會變得毫無特色。(https://goo.gl/GieG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