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強﹕國情教育不能報喜不報憂

2017-07-28

【本報訊】官委議員馮志強議程前發言時,指政府與社團機構重視開展對青年的國情教育是一大好事,但需要立體了解國情,不能報喜不報憂,回避國家存在的不足,只講成績、不談缺點。同時他認為國情教育要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讓青少年逐步形成深刻認識。

馮志強表示,國情教育需要分層次,對已離開學校多年,特別是回歸前離開學校已投身社會工作的階層及在學的青少年應分別進行不同教育。前者需要多在歷史與現實國情方面著手,以彌補他們在澳葡統治時期,學校對中國國情教育方面的不足,讓他們多加了解「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爭取民族獨立、自由解放的鬥爭史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從而可加強他們對中國的認同與歸屬感。後者則要透過合適的國情教科書與中國現實狀況相結合,讓學生從小樹立愛國、報國的理念,「要有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他認為,在進行國情教育時,不要怕暴露問題,只提及國情的優勢而不談劣勢,應要實事求是才有說服力,同時可以澄清境外媒體以及網絡對於國情的不負責任報導,從而激發愛國、護國之志。他又認為國情教育不能立竿見影,指望一次參觀、旅遊就能見效,而是需要慢慢引導。他建議凡是政府資助的有關活動,都要求受助單位收集意見、呈交報告,讓政府及時掌握青年的思想動向,以便制訂相關政策。

另一官委議員馬志成議程前發言也表示,政府與社會各界要著手樹立青年學生投身「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意識,並舖橋搭路讓青年走近沿線國家,建立人脈關係。發展觀的形成建基於了解,既要了解中國發展戰略和部署,更要針對性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