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1012號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李振宇冀持續完善殘疾人士保障制度
2017-10-12
【特訊】政府計劃將臨時性殘疾補助津貼(臨時殘津)納入社保制度,涵蓋先天性殘疾,讓相關殘疾人士平等參與和享受現行社會保障權利,以體現制度的公平性和保障性。對此,工聯總會副理事長、候任立法議員李振宇表示讚同,認為做法照顧了相關殘疾人士,體現了公平正義,冀當局做好相關工作的銜接,同時日後能加強宣傳,讓居民清晰相關政策的變化。
臨時惠民措施長效性
李振宇指出,臨時殘津首階段實施時間為一四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後,行政長官於一六年十月五日作出批示,將臨時殘津的申請和發放期限延至一七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目的是為了彌補社保殘疾金覆蓋面的不足,讓在取得社保受益人資格前便已喪失工作能力的殘疾人士也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他表示,將臨時殘津納入社保制度,有助於從制度上加強對殘疾人士的保護,防止和減少社會貧困、不平等和脆弱性,促進共同進步;同時也是政府踐行施政承諾和實現良政善治的積極表現。
完善殘疾人士保障制度
現時臨時殘津和社保殘疾金的申領要件均是受益人絕對喪失工作能力且已於社保基金供款至少三十六個月。對此,社會有聲音質疑,殘疾人士無收入或低收入還要供款是否合理?雖然現時社保任意性供款金額不多,但仍須考慮未來供款額的調升會給相關殘疾人士和家庭帶來壓力,建議政府針對上述情況宜有設想或預案。同時,逐步改善援助殘疾人士的保障制度,優化現有福利津貼,建立一套完善的覆蓋不同殘疾程度人士的福利保障制度,使所有殘疾人士均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最後,李振宇強調,政府亦應制定更加積極的殘疾人士就業政策,加強殘疾人士教育和職業培訓,提高社會對殘疾人士就業能力的認同,改變殘疾人士不能或難以成為有生產力勞動者的舊觀念,消除殘疾人士就業障礙,確保殘疾人士能充分、切實地參與和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