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1020號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解讀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關乎全局的重大理論創新
2017-10-20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電】( 中新社記者張蔚然) 18日出爐的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備受矚目的重大判斷——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自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以來,中共對社會矛盾判斷所作的首次重大調整。此間黨建專家表示,這一重大政治判斷和理論創新關乎全局。
一些學者認為,十九大這一論斷值得被放到建黨96年的框架下觀察。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對中新社記者表示,中共建政之前,目標是推翻三座大山、奪取政權;1949年後,經過『三反』『五反』運動,社會主義改造等階段,在1956年的中共八大將社會主要矛盾確立為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但這一正確判斷未得到堅持,直至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中共『撥亂反正』,將主要矛盾表述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此後直至十八大報告中,相關表述都未變化。
汪玉凱說,從上述脈絡可以看出,重大理論判斷的轉換與新發展階段的開啟往往同時發生,其重要性關乎全局。隨著中國由生存權社會轉入發展權社會,中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重要標誌,首先就體現為正確認識當下的新矛盾。
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副會長楊永純說,十九大對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主要基於三點考慮:一是中國發展的歷史情境,中國經過改革開放,發展成果極大豐富,改革分享機制基本健全,社會生產局面全面提昇,人民總體生活水平要求已從對物質文化的基本需求轉變到對美好生活追求;
二是中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這對現階段人民公平分享改革發展成果有重大影響,報告平和理性地首先回答了中國自己的問題,也是以尊重歷史現實和展望未來發展的抱負與眼光回應各方期待;
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全新階段,中國夢的時代使命和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要求客觀判斷社會變革面臨的矛盾和挑戰,並為建設美好中國提供思考范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央黨校教授韓慶祥解釋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表現為需求和供給的矛盾。美好生活拓展了物質文化的外延,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納入其中,同時也提昇了其內涵和質量,不平衡指的是發展的領域範圍,不充分則指發展的層級和質量。
汪玉凱提出,尤其需要滿足的,是民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環境、安全等各方面的需求,以利於人們追求更高的生活境界。
對新矛盾的論斷在十九大報告中占據重要位置。汪玉凱總結道,它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後三者所依據的現實基礎。
圍繞破解新矛盾,報告已經提出,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大力提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而在具體部署上,專家認為十九大不少提法值得重點關注。
比如,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延長三十年,外界高度關注上述新動向。
中央黨校教授戴焰軍對本社記者說,發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現就是城鄉差異,特別是西部欠發達地區城鄉差異,扶貧攻堅的重點也在農村。抓住農村,等同抓住了新矛盾所包含的重點問題。
再如,報告將『綠色』置於更重要位置,不僅將綠色發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章節予以論述,還把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內容寫入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可見,主要矛盾變化後,發展的側重點肯定也會變化。報告體現的這些新思維意味著,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前提下,中國已決心進一步解決好瓶頸問題,為化解新矛盾規劃好路線圖。』戴焰軍說。